-
超级SIM卡:大存储与5G网络可兼得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163
5G技术的普及和应用加速,正在日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而对于消费者来说,新一代移动通信技术不仅催生了手机的更新换代,也让手机卡出现了新的可能。 日前,北京移动携手紫光国微宣布5G超级SIM卡正式上市,该卡利用创新性芯片技术,将存储卡和SIM卡功能融为[详细]
-
我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 将影响柔性电子技术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135
原标题:我国学者合成有机纳米聚合物 将对柔性电子技术产生影响 有机半导体及柔性电子技术,是承载未来信息产业与智能制造极具潜力的载体。中国科学院院士黄维和南京邮电大学信息材料与纳米技术研究院解令海教授团队,近日借鉴中国方圆文化和古代窗格结构[详细]
-
新研究将直立人最早生存年代推前10万至20万年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62
澳大利亚研究人员领衔团队在新一期美国《科学》杂志上报告说,他们从南非一处古人类化石遗址中挖掘出迄今已知最古老直立人头盖骨化石,其所属年代比此前已知最古老直立人还要早10万至20万年。 直立人属于人科人属,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古人类。学界认为,直立[详细]
-
新突破!我国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批进入临床试验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88
新华社北京4月14日电 记者14日从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科研攻关组获悉,我国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一二期合并的临床试验许可,相关临床试验同步启动。这是首批获得临床研究批件的新冠病毒灭活疫苗。 这两款新冠病毒灭活疫苗分别由国药集[详细]
-
永久性视力损伤或有望恢复 科学家首次在小鼠模型中实现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90
原标题:永久性视力损伤或有望恢复 科学家首次在小鼠模型中实现 利用先进的基因编辑技术,我国科学家在治疗神经性疾病的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首次在小鼠模型上,成功恢复永久性视力损伤小鼠的视力,同时还基本消除了帕金森模型小鼠的疾病症状。 在[详细]
-
欧盟发力数字经济监管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153
不久前,欧盟有关方面和微软、IBM等科技巨头共同签署了《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宣言》,讨论如何规范人工智能的社会影响。这是欧盟推动全球数字经济监管新标准的最新举措,将对人工智能和数字经济发展产生何种影响,引人关注。 《人工智能伦理罗马宣言》指出,[详细]
-
上海发布在线新经济行动方案 聚焦十二大发展重点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4 热度:92
13日,上海市经信委发布《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明确集聚“100+”创新型企业、推出“100+”应用场景、打造“100+”品牌产品、突破“100+”关键技术等行动目标,聚焦十二大发展重点,实施6项专项行动,落实5条保障措施。 在[详细]
-
北斗导航“带路” 复杂环境下定位成功率超95%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2 热度:171
“得益于北斗导航系统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卫星导航系统,广州海格通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格通信)通过自主创新研发,在复杂环境下,将定位成功率从原本的70%提升至95%以上。”近日,2019年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项目“面向复杂电磁环境的北斗导航[详细]
-
春意盎然的四月 天象“剧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2 热度:184
进入4月,神州大地处处春意盎然。随着天气回暖,天象“剧[详细]
-
校园防疫 AI测温一分钟超60人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2 热度:196
央广网北京4月10日消息(记者 梁爽)随着疫情防控持续向好,全国各地陆续进入“开学季”。在学生集中返校同时,也为校园防疫带来考验。如何高效率通行、快速识别出高温人群,成为校园疫情防控的第一关。 相比于传统的额温机、耳温计通过效率低下,且近距离[详细]
-
国内首款AI语音电梯增“手势识别”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0 热度:187
“小易小易,去3楼。”走进电梯间,无需触碰电梯按钮,说句话就能控制电梯上下行……北京青年报记者从海淀区获悉,由中关村科学城企业北京声智科技研发的国内首款多功能可视化AI语音控制电梯,已在北京、上海等全国18个省市地区的机[详细]
-
“高精度数字土壤”建成 我国耕地状况一目了然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0 热度:127
以100米×100米(1公顷)为单元,全国耕地土壤状况通过数字化呈现,一目了然。中国农科院6日宣布,由该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牵头完成的覆盖全域的中国“高精度数字土壤”,历时21年建成。 项目第一完成人、中国农科院资划所研究员张维理介绍,数字土[详细]
-
5G基站建设加快,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0 热度:84
一串橘红色的工程警示灯划破夜空,一群工程技术人员忙碌着。在武汉,深夜中的汉阳四新北路上,中国联通5G工程仍在紧张施工。 而在两公里外的汉阳区泰康同济医院,现场光缆施工人员和室外基站的安装人员也在忙碌。对武汉联通网络发展部负责人李鹏来而言,这[详细]
-
全球组网收官战!最后一颗北斗三号组网卫星运抵发射场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0 热度:175
4月4日,第五十五颗北斗导航卫星,也即北斗三号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如期运抵西昌卫星发射中心,这标志着北斗全球星座组网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该卫星属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开展测试、总装、加注等工作,计划于5月份发射。 北斗工程全线向[详细]
-
别担心,北极出现臭氧空洞只是因为太冷了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10 热度:199
臭氧层位于距离地球上空10—50千米的大气层中,是地球的一个保护层,它能有效阻挡来自太阳的紫外线辐射,对地球上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进行保护。臭氧层在地球表面并不是均匀分布,世界三极地区即南极、北极和青藏高原的臭氧层会明显稀[详细]
-
攻克技术难题,LCD屏也能用屏下指纹识别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01
指纹识别解锁已经成为当下绝大部分智能手机的默认方案,然而传统指纹解锁所需要的指纹采集窗,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手机的屏占比。随着全面屏智能手机渐成主流,更加“隐形”的屏下指纹识别涌入了市[详细]
-
改造升级 疫情期间智能工厂“爆发小宇宙”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88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突击考,考的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考的是发展质量和科技实力。一些中小企业或提前布局,或临危制变,依靠技术升级获得抵御风险的“免疫”力。在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中,这些企业化危为机,逆势上扬,凸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生命力。[详细]
-
“战疫”大考 中央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03
央广网北京4月8日消息(记者 梁爽)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网络信息技术在保障中央企业生产运营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获悉,疫情发生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统筹指导和安排部署下,中央企业积极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详细]
-
NASA选定四项天文研究任务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26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据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官网近日消息,NASA最近选出四项任务开展进一步探索,研究天体碰撞事件及其留下的碎片,监测附近恒星发出的耀斑如何影响绕行行星大气等,更深入揭示宇宙奥秘。 NASA计划2021年选出其中两项任务,列入[详细]
-
能读懂你心里话的AI来了,识别错误率低至3%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10
最近,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科研团队使用人工智能解码系统,把人的脑电波转译成英文句子,最低平均错误率只有3%。这项研究发表在《自然·神经科学》杂志上。 参加实验的4名志愿者都是癫痫患者,他们由于治疗需要在大脑表面植入了数百个微电极。研究人[详细]
-
暂停75天后 武汉首批16个供电营业厅恢复营业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99
央广网北京4月7日消息(记者 梁爽)记者从国资委获悉,4月7日,受疫情影响暂停75天后,武汉供电公司第一批16个营业厅有序恢复营业。 第一批开放的16个供电营业厅包括汉口、武昌各3个,汉阳、东新、沌口各1个,远城区7个供电营业厅。 恢复营业之前,各供电[详细]
-
地球疫情暴发 逃到太空就真的安全了?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70
一些在地球上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微生物,在太空中可能就会转变为致病微生物,对宇航员的安全造成威胁。 新冠病毒从3月初在全球开始暴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北京时间4月6日16时,全球新冠死亡病例达到67594例。随着病毒的蔓延,有网友表示,[详细]
-
20年增长200倍 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首位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47
20年增长200倍!中国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升至全球首位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7日表示,2019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该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国际专利申请量最多的国家。 根据新闻公报,2019年中国在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专利合作条约》框架下提交了58990件专利申请,[详细]
-
美政府支持开采月球等太空资源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42
科技日报讯 (记者刘霞)美国白宫认为,月球上的水冰和其他资源有望帮助美国在月球上建立长期人类根据地。有鉴于此,美国时间4月6日,特朗普总统签署政命令,确立了开采和利用月球和小行星等太空资源的政策。 据美国太空网7日报道,利用月球和小行星等太空[详细]
-
最新研究:土壤在减缓气候变化中有巨大潜能
所属栏目:[策划] 日期:2020-04-09 热度:161
科技日报讯 (苏宇芳 记者赵汉斌)缓解全球气候变化,需要清洁能源和有效清除大气中的碳。近日,由自然保护协会和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等联合进行的一项研究,首次将土壤在全球森林、湿地、农业和草原上的碳减排潜力汇总在一起,计算出全球土壤在碳储[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