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升级的微信、应用宝 在内容服务分发上各自在思索什么
相比微信,应用宝可能并非高频应用,即使在去年应用宝推出“应用+”战略后,打破了App的信息孤岛,让用户能直接获取优秀的服务和内容,并最终使得应用宝的用户粘性得到极大的提升。但应用宝自身产品的基因早已决定,这只能最终成为一款带有强烈“搜索”属性的产品。 App其实是一个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本质上其实也就是服务。所以对应用宝来说,无论是新的应用+战略,还是机器人分发新模式,应用宝更多是出于对服务和内容的分发。这和搜索引擎的做法是一样的,尽可能帮助用户找到所需。 应用+是将基于应用宝移动搜索的海量流量针对传统服务业的一次更为直接的分发。应用宝希望能够以流量黏住商家和开发者,进而逐步培养用户的消费习惯,最终完成一个闭环生态体系打造。 而微信推出应用号则更多是出于丰富自身场景,通过构建一套基于H5的新服务分发体系,最终实现微信连接一切的野心。这种体系基于微信的社交关系链,强调的是主动式订阅和个性化推送,本质上其实是一种粉丝经济思维。 前者能直接给开发者带来稀缺的流量和用户资源,后者则强调经营,但开发者却可以更好的实现自身用户的沉淀。应用宝是通过精准搜索实现内容分发,微信则是凭借社交关系建立用户粘性,两个平台的差异性,早已决定了产品上的差异化。 今年3月底的微软Bulid大会上,微软现任首席执行官Satya Nadella曾表示,“未来,机器人就是应用程序,人工智能将会进入我们的生活。”而看到市场机会的可不仅仅是微软。 Facebook的聊天机器人M、苹果的Siri、亚马逊的Echo、谷歌的Google Now都在不断发展……许多流行的聊天软件,比如Kik、LINE、Telegram和Slack也都在程序中加入了机器人。 如今我们已经可以通过微信预订酒店,AA账单,预约医生,购买电影票,随着应用宝的升级,这也会成为体验各类生活服务的一个新入口。 对腾讯来说,几乎所有的超级科技巨头都在思考如何更好的掌握未来,智能生活机器人将会是下一个重要场景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腾讯自然也是不甘于后的,而什么产品最有可能成为虚拟助手的入口,给虚拟助手带来最大的支持,可能尚是未知之数。应用宝和微信的同时布局对腾讯来说将会是最稳妥的方式。 应用分发的下一幕,开发者将要何去何从? 目前的App市场已经到了一个近乎饱和的点,虽然每天仍然有大量新的程序不断在应用商店上架,但用户对于新应用程序的接受度却不断在下降。 “App时代已经过去,机器人闪亮登场的时候到了”。这是花旗集团分析师近日给出的一个结论,要知道如今机器人经济的增长速度甚至超过了App经济在早期发展阶段的表现。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App的时代已经彻底过去,像很多应用功能仍然不会是轻量级的机器人能够实现的,用户仍然需要App。 但未来的App又确实将会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我们的前面,新形态的App将会变得更轻,更容易触达用户,更加贴合服务生态。应用宝和微信如今正借助新的分发模式,在推倒整个移动互联网规则,并重新建立起新的规则。 如果说人工智能是互联网的下一幕,那么轻量的机器人无疑会成为应用分发的下一幕。未来,用户的注意力很可能将不在App本身,而是注目于应用内容及其提供服务的质量。很有可能,未来我们的手机上将不会再出现满屏幕的App,取而代之的是嵌入到微信里的各种应用号以及应用宝中的各类机器人。 对于App开发者来说,这完全是一件利好消息。在获得超级入口的鼎力支持下,先让用户使用你的服务,而不是成本非常高的下载一个App,如果你的服务足够优质,用户自然不会放弃下载一个App或者直接通过应用宝的机器人以及应用号(小程序)直接在桌面上生成一个图标。 这不仅意味着推广成本大幅降低,也直接降低了维护更新的成本,这种循序渐进也许会更适合开发者的方向。
![]()
有趣的是,苹果也意识到了这种变化,在iOS10的iMessage新功能上,iMessage内的大量功能将需要通过web形式实现,我们也已经可以通过聊天窗口体验到各种聊天应用插件。 苹果已经在App Store之外,再造了一个新的重要市场。或许,属于开发者的新一轮繁荣这次真的要来了。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