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微信“小程序”来了:短期不可高估 长期不可低估

发布时间:2016-09-27 11:20:37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搜狐IT 
导读:副标题#e# 9月21日,传言已久的微信应用号正式以微信公众平台小程序的名义发布,依然采取了内测制度,目前只有少部分开发者可使用。微信之父张小龙在朋友圈介绍,这种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使用的应用,用户扫一扫或者搜一下即可打开应用,对用户

  三年前,人们就在说“轻应用”这个概念,不少浏览器都尝试推出过“轻应用”,即基于H5的所见即所得的WEB App,然而却没有一个成功的。理论上WEB APP可移植极强,开发门槛低,对用户来说所见即所得,为什么没有成功呢?核心原因有三点,一是用户习惯问题,用户通过浏览器过去是浏览网页现在是消费内容,没有通过浏览器做更多事情的习惯;二是产品体验问题,浏览器基于H5提供的轻应用在底层能力上很弱,而且都要联网使用,体验很差;三是开发者态度问题,浏览器对开发者的吸引能力还不够,大家不支持,不去开发轻应用,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现在微信小程序会重蹈覆辙吗?不会。微信小程序不是H5应用,而是嵌入在微信中的本地应用,看上去没有安装,实际上用户添加之后就会在微信里面实现“本地化”,在使用体验上会在WEB App之上,原生App之下。更重要的是微信对用户和开发者的吸引力比任何一个浏览器甚至各大浏览器加起来都要大,用户为了省事顺手使用,开发者为了用户积极开发,会形成一个正循环。

  在小程序之前微信就已形成介于Native App和Web App之间的“微信应用生态”,内容的生产、传播与消费在微信实现,还可在微信实现服务的提供、共享、获取。而这一切与浏览器、与搜索引擎、与豌豆荚什么的没关系,这些都曾被视作不同时代的入口。微信绕过了这些入口,成为一个黑洞,将内容和服务都吸引过去,将用户和开发者吸引过去。现在做“小程序”只是锦上添花而已,不会对应用生态又什么本质改变。

  三年前我曾写过一篇文章《微信APP,移动互联网第三大入口?》,现在看来当时的观点依然不过时。我在当时说,

  微信APP即微信公众账号,对APP提供者来说这是一个门槛极低,容易到达数亿真实用户且确保用户黏性的分发平台;对用户来说,这是一种前所未有及其简单的应用使用方式;对腾讯来说,将形成微信APP市场,通过微信APP付费订阅和APP内收费实现商业化,而微信APP及微信APP内搜索,将让微信有机会成为移动互联网的一种搜索入口。

  这段话将“微信APP”换成“小程序”一样有效。

  微信每一个动作都会被行业关注,且几乎每一次都会被高估,比如微信企业号就曾被高估,微信上线“朋友阅读的原创文章”小功能,有人说这是要干掉百度的节奏,今天这个功能已经下架了。微信小程序真的只是一个小程序而已,说它要取代AppStore显然是高估了,不过,长期来说,开放更多能力给开发者将巩固和丰富“微信应用生态”也是必然,虽然这个生态在小程序之前早已存在。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