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编程要点 > 资讯 > 正文

网络大电影“稳了”?

发布时间:2018-11-13 15:04:35 所属栏目:资讯 来源:钛媒体APP
导读:副标题#e# 原标题:网络大电影“稳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文|懂懂笔记 “我能说两句吗?”“我主动退出。” “网大”导演秦教授说退就退了,不带走一丝云彩,只留下现场观众的满地下巴。 最近这一期《奇葩说》,正方以两票之差输给了反方,按照规则正方

许冲坦言,有部分缺少平台支持的电影作品,为了获得较高的投资回报率,不惜植入广告、引入冠名。这样的团队被“金主爸爸”一通指手画脚之后,内容往往与初衷背道而驰,活生生成为一部“烂片”。“拿人手短,这也不是编剧、导演等创作者能够左右的。”

许冲告诉懂懂笔记,即便是编剧、导演,术业也有专攻。大量专业的电影导演,都被头部“网大”机构、播放平台给挖走了。中小规模创作机构,自然就成了非专业电影导演转型的跳板。“反正我现在回归拍短视频了,节奏好掌握,不烧脑流量也很棒。”

行业野蛮生长时,抱着“试水”的心态创作电影作品涌现,自然好看不到哪里去。不少像许冲一样半路出家的“网大”从业者,也都选择在创作低谷期回归原本的专业领域。

头部效应明显,中小团队另觅出路(((0)))

拍摄了两年多网络大电影之后,李锐带着工作室实现了整体转型,开始专注小而美的网络综艺、方言剧场。

他告诉懂懂笔记,尽管网络大电影是通过互联网渠道发行、传播,但整个筹备、拍摄和制作过程,投入的精力和成本并不比传统院线的电影低多少。

“如果想让作品内容更加扎实,投入成本有时比一些传统电影还要高。”然而他发现,一部作品完成之后,分发、发行、播放的渠道却十分有限,且平台运营方垄断着大量的流量。“若得不到平台支持,即使电影再优秀用户也难以看到。”

这样一来,几乎所有中型以下规模的创作团队,都不愿意在创作、拍摄和制作上倾注太多成本,往往会更青睐于操作小成本小众电影。在他们看来,只有播放平台流量扶植的所谓头部创作机构,才有实力在电影制作上不计投入。

“就算这样,这些坐拥资金和流量的大机构也常常拍出烂片。”李锐表示,尽管中国互联网用户数量已经达到 7.31 亿,但每年都有数千部“网大”在不同平台上线播放,创作机构之间的竞争也十分激烈。有的作品播放量几千万上亿,有的却仅几千或是一两万,并不一定都是内容优劣决定的。

但是现实是,一些播放量持续低迷的中小制作机构,最终会因为发行渠道单一、分账收入过低,导致资不抵债宣布破产、倒闭。去年以来,被成本拖垮的“网大”制作机构比比皆是。

有业内消息称,仅仅在2017年1~10月份,就有近1600家“网大”机构的业务处于停滞状态。

而在骨朵传媒发布的《2018年上半年网络大电影行业分析报告》中,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全网共上线“网大”651部。产生前台播放量为33.6亿,相比2017年上半年,在数量上减少44.2%。前台播放量上也减少了16.2%。

通过数据分析可以发现,那些投资回报率超高的网络电影作品,,往往都是出自头部机构之手。由此可见,目前行业的头部效应已经愈加明显,正严重挤压着中小规模创作团队的生存空间。

“今年以来,随着越来越严格的内容审查、作品下架制度,创作的空间自然越来越小,题材更是难以创新。”李锐无奈表示,为了生存部分“网大”团队转型短视频、网综、剧场等领域,“大家都在这些小而美的传播形式里找出路,挖掘新的发展空间。”

尽管近两年来平台分账力度加强,网络大电影行业出现了一些口碑力作,但仍有大量中小创作机构在激烈的竞争中退场。有行业资深人士表示,网络影视行业已不像两年前那般狂热,影视圈的资本趋于理性,热钱已经散去。

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在渠道制霸、巨头入场的情况下,不乏一些“大作”是为了流量而盲目堆砌IP,很多题材依旧欠缺创新力,亚马逊和奈飞模式对于国内市场来说仍只是“临摹”的对象。

看似数据“稳增”的“网大”行业,或许会成为主流播放平台之间彼此角力,头部内容平台相互逐鹿的竞技场,但是精品会随之增加吗?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