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辑思维罗胖:新时代的交易入口是知识,既非流量,也非人格
本质上它对应什么样的稀缺特征呢?是对于信任的稀缺度,就是我到底要信谁,2014年的5月20号,我觉得那是人类商业史上一个特别神奇的日子,那天罗永浩发布第一代锤子手机。头一个晚上我在一个投资人的晚会上,很多人不看好罗永浩,只有我。我的理由很清楚,一个清晰被广泛接受的人格,它应该可以整合成为商业链的入口。很多人说罗永浩会失败,我说他失败什么呢?他原来不就是英语老师吗?他还能失败到哪里,大不了回去跟方舟子、西门子接着干。 这两年不仅仅是罗永浩,包括阿里上面的锥子脸式的网红和我们李子脸的网红不断地变成一个现象,就是一个人变成商业入口。过去我们谈人格和内容,还是把它理解成流量。大家信任上它仍然是一个流量,但是在我的理解中不是。就是对于一个人信任其实可以造就一个“限时扭曲层”。 举个例子,比如说今年的春晚你们看了,然后春晚以后会出来一个数字,说对春晚的满意度95%,你觉得是真是假?真的。为什么?因为他的调查方法他就决定了它是真的。你不要以为它是挑的特定的人,它真的是随机大样本调查,但是它用的是电话调查。电话调查是这样的,第一打的是座机。座机现在谁家里还有?除了老头老太太,基本上接电话年龄偏长。 然后打座机的访问员挑的是一些口齿比较伶俐的小姑娘,大年初一你要是年长的人在家里接到这样一个电话,大妈,给您拜个年,您今年第一件做的事看的就是春晚,您觉得好不好?好! 没有知识,连消费能力都没有 我今天给大家重点汇报的是逻辑思维一直在探索,而且是大有文章可做的那就是第四代交易入口知识入口。知识入口有什么样的特征?现在我们基本上讲的是内容是知识入口,这个话也没有错,但是与我所讲的知识入口还有那么一点点区别。 我们现在看到的内容更多地是搞笑、搞怪,利用各种实时的热点,各种各样贴心塑造我的内容。但是我所讲的知识入口并不是这个。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关注到一个现象,当你问自己的父母,老爷子过生日要点啥,我送你。他基本上都是我啥都不要。为什么?其实缺的并不是消费意愿和消费能力,缺的只是知识。没有知识在这个时代已经没有消费能力。 其实这跟前三代入口不一样,第一它不是流量,第二跟价格无关,第三个她也不是个网红,长得也不好看,又毫无魅力,只是因为她握有相关知识。所以现在国家在谈所谓的供给侧改革,我不知道经济学家怎样诠释。在我看来是我们需要增大供给的可能,在这个时代增大供给的可能恰恰是在知识侧提高起来。 虽然到现在还没有太多的例证说明,但是我坚信将来卖羽毛球相关产业的大拿一定是一个羽毛球教练出身的人,或者是有相关知识的人,红酒相关、威士忌酒相关、旅游相关、体检相关等。我坚信已经握有知识的人会成为入口。 除了卖书,还可以做什么 逻辑思维之所以从书领域开始我们的实验,是因为书具有这方面的特征,还有工业的特征,可以大规模地复制。在一本新的书没有写出来以前,没有人知道它应该是什么,没有相关的知识你连消费能力都没有,所以我们选择这个作为第一部商业测试的起步级的开启。 那如果大家不把知识作为入口,会出现非常多的不同。首先,过去商业的营销手段基本上都崩溃掉了,消费者预测而根本上无计可施。中国是这样一个特别神奇的国家,你依靠任何表面的特征你都得不出消费者的特征。 其次,知识侧的入口很大,前不久在微信公众号引入了一句话,引用了吴清友的话,他说服务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是精进自己分享他人。在工业时代,我们认为最高境界都是满足需求,但是吴清友说精进自己,在合适的机缘中再分享他人。这恰恰是我们遇到的知识时代的巨大特征。 还有,知识入口必须与人格结合在一起,我们大学的时候有一句话电脑修得好,备胎当到老。你电脑修得好并不一定拿得下女神,知识侧和内容侧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它在一个特定的点上,机会只有一次。我估计20年内不会再出现中年女子讲论语,因为于丹老师已经把她拿下了。现在大家跑马占地还有机会,所以抓紧。 最后我想借助刚刚趋势的袁登先生的两句话和培根先生的一句话讲的一句话总结我的东西。农耕时代,商业价值是时间就是金钱,工业时代,效率就是生命,而我们这代人遇到的就是知识就是力量。(本文首发钛媒体) 本文系作者 王玄 授权钛媒体发表,并经钛媒体编辑,转载请注明出处和本文链接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