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迷恋垂直细分生意的创业者们,该醒醒了
说到这里,是不是垂直社交(社区)平台完全没有机会呢,菜狗是不是要彻底寒了众多创业者的心呢?其实也不尽然,我只是指出你应该考虑的问题和实际的风险,总不能让你一拍脑袋就上、最后纷纷给微信吸流量、做嫁衣吧?九死一生之后不是还有一生嘛,垂直依然会有机会。但应该符合这些条件: 1、人群和内容相对集中封闭,容易获取,也不宜转化去微信。这种集中封闭往往源自人们较为私密的B面,来自于关系的暂时和不可公开,比如同性恋平台获取的关系,或者约炮的炮友,他们还真不太方便去加微信。微信的规模突进一定导致好友的激增和不易管理,而有些好友可是千万得分离出来不能弄混的,你懂的。 2、人群消费能力和意愿高。这样即便转化去了微信,那么至少也有机会从他们身上先捞一笔,所以如果做一个屌丝、丐帮的垂直社交平台,意义明显是不大的。当然这个市场的持续性能延续多久,你得算清楚了。 3、提供垂直差异化的内容体验。不论微信和其他综合平台如何发展,他们依然是以图文阅读(特别是长篇文字阅读)作为主要内容场景,那么如果能提供不一样的内容场景呢?比如二次元社区所提供的大量动漫影音、氛围等场景,其体验是难以被综合平台复制的。 4、提供垂直差异化的工具价值。对于垂直人群来说,除了获取内容和关系,他们在垂直领域也一定会有其他工具化的需求,围绕这些小点去提供一些工具,提升用户对平台的依赖性。比如校园平台不仅有课程表,还有成绩单、社团、实习兼职……当然要注意避免过重模糊定位。 5、提供垂直差异化的社交路径和体验。微信的社交路径其实就三种:一对一通讯、群聊和版聊(朋友圈),他是基础设施化的,不可能考虑差异化的社交需求。所以你应该提供基于垂直群体的不同路径,比如游戏竞技、个人积分、匿名沟通等等,使人们在其中的社交过程和感知获得(比如成就感)都大大不同于微信(是不同,不是更优),让人们在圈子中有沉淀、有归属。也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回答一个最基本的问题,我每天为什么要打开你的社交平台,你嵌进来的社交习惯有什么不一样? 说到底我们发现,“垂直”这条路即便是今天社交(社区)创业者最后选择的少数路径之一,本身也是险象丛生、困难重重。这个时候最要不得的是盲目乐观,以为只要我想出一个垂直的概念忽悠到不懂行的投资人就万事大吉;更可怕的是,没有真正深入体察垂直区块的差异化需求,而只是简单粗暴地照搬照套微信、陌陌之类的功能,垂直版的im、垂直版的信息流、垂直版的摇一摇、垂直版的贴吧、垂直版的tinder翻牌子……到最后所有主流元素都抄了个遍,结果还是然并卵。 哪有那么简单?如果照抄套用就能成功,今天还有你什么事? 作者:张俊,野路子产品菜狗一枚、创业在上海,测试打磨全新的消费升级和兴趣主题内容social产品中,微信号:biohazard2010,欢迎勾兑,吵架不回。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