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刘岩:中国将有1000万网红,直播要革掉电视的命

发布时间:2016-04-14 13:35:11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i黑马
导读:刘岩,六间房创始人,最早玩视频的创业家之一,视频直播领域的“老炮”。他的日子应该是过得最滋润的。2015年3月,六间房作价26.02亿元将100%的股权卖给国内上市公司宋城。

现在移动直播很热,很多分析师、投资者、业内厂家也来问我,这会不会冲击(六间房)。回答这问题时,先说段旧史。当年我们做视频分享时,也目赌过UGC的影响力,但很多人觉得最后还是要回到PGC上。事实也证明还是PGC、电影电视剧的影响力更大。移动直播也是这样。

直播这个行当要拆成两个部分看,一是内容的产生者,一是观众。毫无疑问在手机上有大量观众,但作为内容的发起端,手机只是一个最浅的层次,还不能形成网红行业的基础。这阵泡沫过去后,大家还是会尊重专业设备,尊重高质量的内容。这是一个现实,因为人们总是有消费好东西的倾向。

所以说这个时候,没必要把直播行业分为移动和PC,界限没那么清楚。更多是社区深度不一样。移动(直播)我把它定义为轻秀场,六间房做的是深秀场。深秀场的社区关系更加复杂,移动只是一个入口,这是一个很特殊的业态。这两个行当玩法不一样,用户行为不一样,里面产生的钱的来源和基础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不能比。

但不管六间房,还是映客等移动直播新秀,所有互联网产品形式都是有生命周期的,来的快,去的也会快。今天资本市场在追捧一个模式时,过于浮躁。移动(直播)这个词,本身就是伪命题,有一天你会不再讲移动,也不再讲PC。过去的历史上,也曾出现过O2O等很多概念,都热得一塌糊涂,当时每个人都能找出一万个理由说这是GDP的支柱产业,但大风过去以后,又是这帮人一万个理由说它不是,他们又都忘掉了当年自己说是的时候。

所以投资者也好,轻秀场玩家也罢,谁要真以为自己逮到一个风口,这种想法特别危险。所谓吹得越高,摔得越狠。风来时越大风走时越难办。一只猪在地下跑,踏踏实实跑三年,也能爬50米,而且还活着。但是你一下飞50米,掉下来可能就摔死了。再给它两年时间,你且看着。

我们要冷静、客观地看这个行业,踏实地在里面经营,大家都有饭吃。这个行业会沉淀,会收敛,但确确实实小厂商是可以存活的。垂直社区有更多的创业机会。也许不会像当年PC时代的时候的视频网站,只沉淀下来那么几家。

今天我们不能像过去那样看互联网,说这些人是二次元群体,那些人是中老年人,时代不是这样了。同样一个25岁的年轻人,在BiliBili是一个人,到了优酷又变成另外一个人。消费深度秀场的人,也会看轻秀场,人在不同的产品和社区的氛围下表现出来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这些人的重合度相当地高。

所以,在这样的时代讲分众是一个伪命题。你做市场推广,覆盖尽可能多的用户就可以,人是会变化的。理论上讲,今天所有人都是互联网的用户,都是移动直播的用户,都是深秀场的用户,也都是轻秀场的用户。之所以还有人没有玩秀场,是因为他还没有被覆盖到。不能说玩端游的人,就不玩页游,是一拨人。微博用户跟电商的用户,也几乎是同一拨人。今天深秀场的行业穿透率大概在50%左右,来过的大概5个亿,轻秀场六七个亿,你就看重合度吧。

所以,不要追捧任何概念,而要回到互联网的本质上来,考虑用户使用场景和需求,以及这里面的内在逻辑。你根据时代的变化去调整姿态,调整产品模式,去追用户,这才是我们要做的。

当年做游戏直播的那些人,他们都不认为自己会走秀场模式,但最后都回归到秀场。这些人都挤进来,还给自己各种遮羞布说自己不是。连优酷也一样,所有人都这样。当年他们都不看好(秀场),跟我见面,都很鄙视我,但他们现在都进来做。人们都忘了当年。

尺度大的内容自然流量高

今天,很多草根的创业者成功了。“草根”背后有很多解读,不能有太多道德上的束缚,不能用太常规的手法做事情,这种人被束缚少,成功的机会大。推广上无所不用其极,这是一个可以理解的事情。但不是所有人都能做的事。10年前我也能做,但今天做不了。

2008年我们做秀场,和董事会讨论这个事儿的时候,日本投资人问我这个东西会不会涉及隐私、版权等问题。我心想,在中国考虑这个干嘛,先做起来再说。但在成熟市场,他们就会这样考虑问题。同样的,当一个道德感比较强的创业者跟道德底线低的创业者,同时起步时,看起来起跑线一样,其实不一样。

视频推广不是能上升到道德层面的事,但是一个相当接地气的事情,得有相当投入。是这样的人干这样的事儿。直播,内容经营尺度大就能带来流量,但这种野蛮生长,对行业是巨大的伤害。

所有新技术、新业务模式诞生的时候都伴随着新的监管挑战,所有新技术也都可能被应用到不好的地方。比如现在新兴的网站里面有大量的吸毒视频。大家讲政府高压监管,其实瞎扯。监管这个东西还是平台的责任。他们都在吃这个红利,希望踩线时间越长,就会有越大的效益,大家都在赌博。中国人赌性太强,为了野蛮生长,为了早期疯狂的用户,去踩这个线。

但在六间房里绝对看不到人们脱衣服,看不到人们吸毒。不是没有过,我们把它全部杀掉了。我们会针对性的识别它、处理它,把前100个打掉以后,后面就没人再来了。所以不是做不到,都做得到,需要行业的自律。投机伤害的不是企业自己,是整个行业。我们今年要投大概两三千万来做内容监管,平台应该有监管的责任。

之前,每年广电大会上我都会讲,请大家关注直播,直播是最接近电视形态的内容,甚至超越传统视频,是一个真正大的平台,最有社交属性,是一个行业融合里的十字路口。我一直讲没有人信。今天大家慢慢信了,但是信的时候,监管其实有点滞后,这导致出了很多的问题。

但完全靠政府执法也不对,还是需要有一些行业性的、自发性的。我们的一些企业家缺乏协作精神,都想着自己占点便宜,或反咬对方一口,这么想不对。尤其是这个行业,很可能会做坏。这个行业里,我们也见过一些怎么死的。互联网人都有这个想法,认为自由意志大于其他意志,尤其是南方的企业会更有这种想法,这是一个很可怕的事情。

我现在跟政府合作,成立了行业协会,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情,要分享我们的经验,要呼吁这些事情。而且有些事儿出现了以后,就别等政府来找了,我先给他打个电话,说兄弟别这么干。我会先提醒大家,因为这是大家都没饭吃的问题,不能这么做。

说不准,广告又回来了

社会在分配注意力的时候,就是在分配流量。每个人的娱乐消费是有时间限的,全中国就这么多注意力。无非是放在范冰冰身上,还是放在100万个、1000万个网红身上。

大家老看范冰冰也腻了,以前消费她时间长,现在消费她时间短,注意力分配方式变了。厂商也跟着变。比如宝洁投广告的时候,是跟着注意力走的。我相信以后范冰冰的广告收入一定会被这帮网红分流。

所以到有1000万网红的时候,很可能广告模式会回来。社会财富重新分配、资源重新分配。今天我不卖广告,是因为用户在我这儿消费比卖广告更赚钱。但是到1000万规模的时候,行业会有质变的可能性。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