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寒冬下的家政O2O生存调查:市场收紧、扩张放缓、 步履迟重
与其花钱花精力扩大用户规模做大量低频次服务,不如对准精准用户做深度垂直挖掘,这可作为管家帮现行模式较为贴切的一种诠释。以基础家政服务为切入口,延伸满足家庭场景的生活服务需求。因此基础家政服务就务必要求凸显核心优势。傅彦生表示,管家帮在四个方面深化服务品质:一是执行产销分离措施,责权明晰;二是从招聘源头把控服务人员品质;三是严格标准化培训;四是强化职业化发展路径;五是推行企业关怀文化。 2015年的战略调整也牵涉到城市数量的重新分配,由高峰时期覆盖97个城市缩减到40个城市,围绕重点城市重点用户的重点投入。拿傅彦生的话说,“懒人经济已经不合时宜,品质经济才是家政O2O立足的前提”。 阿姨来了:经年累月的重服务扩张 2015年的资本紧缩对阿姨来了似乎没有什么影响,新的城市仍在不断开发,新的门店仍在不断开张。4月29日笔者走访阿姨来了,CEO周袁红表示,目前门店数已有60家,中间有过关闭个别加盟店,但总的数量仍在保持增长。 在主营业务上,与管家帮类同,均是重度体验的延续性家政服务,包括保姆、月嫂、钟点工在内,属于低频高额需求,在客单价上就是一个天然屏障,没有消费能力的用户群体被自动隔绝开来。只要客户群稳定,企业营收基本没有问题。资本对于这类企业而言,更多体现在帮助其实现快速扩张,而在品牌沉淀上依然依靠企业本身的服务质量。 阿姨来了自2013年3月上线,历经3年,目前已覆盖20个城市,拥有服务人员6万人,发展速度算是够快的。周袁红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家政服务的核心及基础性前提就是服务品质要过硬,这是安身立命的根基。 通常而言,非标服务都有一个较为普遍的制约瓶颈:发展速度与服务质量双要求,像极了鱼和熊掌的故事。现在看来,经纪人制及类似经纪人角色的管家模式、工业流水作业式的产销分离等,均在通过专业分工的精细化改写这个故事。让专业的人更有精力去做专业的事。经纪人模式即是将服务的主体(保姆阿姨)与支持主体的后勤工作者(家政经纪人)分开运作,保障服务的整体工作平稳、快节奏地持续提升。 沙归沙,土归土,商业归于本源 从走访的情况来看,本地生活服务类O2O企业正在资本紧缩下趋向理性和冷静,以服务谋生存,以品质谋发展。不论是城市收缩还是门店缩减,背后反映出的逻辑是用户群体的聚焦和服务内容的聚焦。产业链扩张的前提是服务能力的核心优势不变。 家政服务不因为盖上了O2O的帽子,它的服务对象和服务内容就可以无限扩大。移动互联网工具解决的只是将原先线下10倍努力的成绩变成现在5倍努力就可以实现,市场规模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而是唤醒了原先就有需求的人们更快更便捷的接受到服务。 企业的表现具体为: (1)商业运作的根本问题“投入产出比”回归到服务类O2O企业,成本支出与营收不再受资本的扰乱; (2)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扩张的基本条件,小马管家聚焦服务,e家洁做B端市场,管家帮挖深度需求,阿姨来了紧抓口碑,都是为稳定客户产生持续现金流; (3)产品与服务是企业立足根基,资本与营销是春药,都是短暂的,不可持续。 文章来源创业邦,作者彭成京 延伸阅读: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