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创业热点 > 点评 > 正文

从今日头条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它如何突破腾讯的围剿

发布时间:2016-05-14 05:06:02 所属栏目:点评 来源:汇智创享
导读:自2005年大学毕业后,张一鸣先后参与和创建了酷讯、饭否和九九房,这三款产品中有两款是垂直搜索引擎(旅游搜索、房产搜索),而饭否则是早期的微博(启蒙自媒体平台),在

其实,今日头条CEO张一鸣已经含蓄的点明,其在一次媒体谈话中说:“我们的用户其实是比较多样的,既有五六十岁的,年纪稍微大一点的人,可以想象他们会在家打开头条打发时间,或者学做菜、下棋、钓鱼;同时,也会有创业者每天起床通过头条阅读最新的创业资讯;而都市的女性可能会通过头条看娱乐新闻。一定要归纳属性的话,无论是什么年龄层次、什么职业、什么收入水平、什么地域,我们产品的经典用户应该是对信息相对敏感,同时求知欲、好奇心更强的一些人。”

因此,可以说今日头条通过迎合了普通大众用户的需求,借此逐步蚕食门户网站的低端用户群体,从而快速腾飞。

发展策略

凭借着模式优势,今日头条很快超越网易、搜狐、新浪,成长为国内仅次于腾讯的第二大内容分发渠道,与此同时,腾讯OMG网媒事业群也在加紧转型,积极应对今日头条带来的挑战,双方的产品布局如下:

从今日头条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它如何突破腾讯的围剿

今日头条PK 腾讯OMG众产品

下边我们通过数据,具体分析一下双方的竞争态势:

从今日头条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它如何突破腾讯的围剿

今日头条与腾讯OMG 产品的MAU数据

其中,快报APP是高度类似今日头条的产品,目前MAU(月度活跃用户)约为今日头条的一半,腾讯新闻客户端也已经更改为推荐机制分发内容,其MAU约为今日头条的二倍,这说明在用户量层面,腾讯OMG仍然占据优势,不过相比之下,今日头条的MAU增长率超过100%,远胜于腾讯新闻。

从今日头条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它如何突破腾讯的围剿

主要产品的月人均时长

如上图所示,当我们对比双方安卓端人均月时长(分钟)数据时,发现今日头条月人均用户时长是腾讯新闻的约3倍,是天天快报的6倍,如此巨大的差距,说明腾讯OMG在推荐机制、内容质量方面(资讯过载,生活知识不足),与今日头条差距较大,这导致用户不愿意在APP里边花费更多时间阅读内容。

注:该图还显示了其它内容

(1)月人均用户时长方面,今日头条已经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目前已经接近微信的一半了,张小龙有压力吗?

(2)今日头条剥离了浏览器最核心的内容阅读,UC/QQ两大浏览器用户时长急速下跌,真为它们感到伤感!

(3)今日头条是无输入内容下的搜索,百度是有输入内容下的搜索,李彦宏感到压力了吗?

除此之外,我们看到今日头条和腾讯OMG均推出了头条号、企鹅号,但是前者向生产内容的媒体号直接进行广告分成及原创奖励,并基于此产生了一大批头条内容创作公司(我们周边就有几家,每家数十名员工,月获得分成数十万),而后者只推出了麦芒扶持计划对优质原创进行扶持,如此巨大的差异,说明腾讯OMG高管在内容生产生态方面的理解与认知落后的不只一点点。

综合来看,今日头条与腾讯OMG之间的竞争天秤,仍在向今日头条方面慢慢倾斜,但考虑到咨询领域的竞争历来都会持续漫长时间,因此这场恶战可能会持续很久,这种情况下,今日头条最佳的发展策略如下:

1、夯实头条业务

(1)内容生产

今日头条的内容来源主要为——“头条号”平台,每天有大量的内容从此产生,源源不断的输入到头条生态,从而保证头条生态的繁荣。因此,为了持续壮大头条生态,需要采取一些措施辅助头条号平台发展壮大,包含:完善媒体工具、进行资源扶持、推出原创保护、提高分成金额、探索营收模式、邀请优质自媒体入住等。

(2)提升算法效率

今日头条是基于机器算法的主动分发体系,因此持续优化机器算法,让用户的喜好与机器分发的内容更加深度匹配,方可持续提升内容分发效率。目前,在内容理解与分析方面,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无疑是最佳选择,因此头条需要花费重金在此布局,以提升自身的分发效率与匹配度。

(3)营收模式

目前“今日头条”的年收入约为30亿,其中大多数来自于启屏、首页信息流、频道页信息流广告,然而这个收入规模相对于多达6万个头条号平台而言,4200元(营收平均到每人每月)的人均产值依然微薄,不足以构建一个强大的内容生态,。

因此,今日头条应该在以下领域进行更多商业化尝试,以寻找到适合头条的高效营收模式:

(1)沿着内容电商的思路,以头条号为中心,向电商网站导流,尝试获取营收;

(2)沿着信息连接服务业的方向探索,并向服务业进行导流;

(3)基于今日头条发展新业务,找到新的利基市场。

2、推进业务扩张

回顾巨头的发展历程,都经历了一波又一波的业务扩张,腾讯于1998年成立发布QQ,5年后推出了腾讯网、QQ游戏等核心产品,阿里于1999年成立发布1688,4年后开始推出淘宝网,目前腾讯网、QQ游戏、淘宝等,都成为了它们的核心业务,推动企业走向新的巅峰。

相比之下,今日头条成立已有4年时间了,已经具备一定的资金资源、流量资源,完全可以借此向其他领域扩张,从而将企业的驱动引擎从头条业务转向全新业务,通过开拓新业务寻找增长点,并顺势成为下一波浪潮的推动者,最终借助互联网一波又一波的浪潮持续高速发展。

从今日头条背后的商业逻辑 看它如何突破腾讯的围剿

头条大内容生态

我们看到今日头条已经向视频、话题、问答方向持续扩展,未来很有可能向文学、音乐、灰度社交、动漫、游戏、直播等领域开拓,借此形成一个稳固的内容生态社群。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