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刘洲伟:创业像跑马拉松,必须死撑!
刘洲伟也45岁了,堪称“老龄创业新贵”。年龄是这批人绕不过去的问题。而现在的创业群体显然正趋向年轻化。据《北京青年报》报道,北京市海淀区调研发现,30-40岁是青年创业者最集中的年龄段,受调查者平均创业年龄为31.53岁,20-30岁年龄段也占据了40.50%的份额。 更具挑战性的是,刘洲伟还选择了彻底转行。 有的媒体人转型不转行,仍在从事新媒体创业,深耕内容。如原《凤凰周刊》主编黄章晋2013年创办“大象公会”订阅号,主打“最好的饭桌谈资”,坚持输出优质内容而不考虑盈利问题。前《南方周末》编委、网易副总编辑方三文2010年创办雪球财经网及旗下两个子网站(i美股、i港股),现在雪球已成为对股市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媒体。 当然,转行的不止刘洲伟一个人。2008年,前网易总编辑李学凌推出YY语音,2012年YY语音的母公司欢聚时代登陆纳斯达克。 刘洲伟说,对于他这样转型的创业者而言,最大的问题是如何找到方向,并将其落实到一个产品上。 现在,他每天8点来公司,晚上10点才下班,天天面对的都是公司里的事,运营、技术、协同等各个方面都得管。离开媒体3年了,刘洲伟说,如果没人提醒,他早都忘记了自己“媒体人”这个身份。“我可以说是脱胎换骨了。媒体人创业跟其他人一样,没什么特殊,你就是个创业者的角色。” 疲惫到极点的时候,刘洲伟不只一次想过停下来,干脆不做了。但第二天,他就平复情绪,给自己充好电,再以饱满的激情投入新的战斗。 有一次,刘洲伟太焦虑了,给一个创业的前辈发微信诉说:“创业会多次陷入绝望,但有时又会感觉很有希望,很亢奋……这种状态对创业者来说是不是正常的?”对方告诉他,这太正常了,创业成功的关键在于,你觉得有希望的次数要比绝望的次数多那么一次。如果多出来的这一次,你坚持做下去,就会成功。 刘洲伟说,创业像跑一场马拉松,必须死撑下去。我们问“如果这次创业失败怎么办”,他回答:“我哪有空去想成不成功、不成功怎么办。现在我只有全身心投入去做,而不去想。” 本文作者i黑马,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