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VR,想说爱你不容易
交付,通宵的节奏 每次折腾完资料,李峰能稍微歇口气,等着产品出来。到产品交付时,他又该睡不好觉了。 在采访李峰之前,约了好几次,每次都赶上他通宵交付。终于等他忙完,完成了采访。 他告诉VR圈,交互是问题的多发区。 “很多时候,照着设计的图纸做出来,设计师不认,觉得这不行那不行的。那我们做服务的,就得改啊。”李峰说到。 其实,他也不烦退回来修改,他烦的是开发商在产品交付后迟迟没有回应,突然某天晚上发来消息,说要改哪哪哪,第二天一早要。 “那只能通宵啊,联系产品部门加班加点改。”采访时,李峰眼圈明显浮肿,发青。 林南也有同样的抱怨。 “我们将内容做好后,发给开发商,但开发商流程极慢,效率极低,又老是反反复复提一堆要求,严重耽误了VR的制作工期。”林南说到。 不过,对此,他有自己的杀手锏,“丑话说在前面”,这是他的惯用技巧,以此回应开发商无休止的无理要求。 催款,开发商是大爷 作品交付了,接下来,最难最难的一件事开始了——催款。 “催款,开发商就是大爷,你得搞好关系,还得会来事,要不他老是扣着尾款不给。这是行业潜规则。”李峰半年前的项目,现在还有没回款的。 聊到催款,张天牢骚满腹。面对强势的开发商,他的小公司也只得哑巴吃黄连。 “不给了就是不给了,你去打官司吗?有人理你?”张天颇多无奈,“开发商强势的甲方思维,这是行业现今的一大痛。” 情况在好转 当一个行业刚刚诞生时,总是伴随着痛,VR看房也不例外。正如一个婴儿,脱胎于母体,呱呱坠地,哇哇哭泣,但同时,它也开启了自己的生命历程。 时日越长,它就变得越强大,越有力量与身后的铁链相抗衡。 而这条铁链本身,也在慢慢消融。 在与新科技打交道的过程中,开发商也越来越多表现出理解和支持。 而在VR提供商如火如荼的体验教育中,市场也开始慢慢进入自发酵的阶段。 林南最近的一单,来得容易多了。 他没有三番五次地提着设备上门安装,带人体验;也没有耗费精力去教育开发商VR的优势。这是他原来服务过的开发商自主引荐的单子。 他说,以后这样的单子会越来越多。 如今,他在这行已经做了三个月了,从最初的盲目兴奋,到遇挫后的适应性调整,再到现在,慢慢走上正轨,他更能从容应对,心态好多了。 他告诉VR圈,每周都能拿下一单。 他把这几个月与开发商打交道的体会,比喻成恋爱。 “前期嘛,追女孩子,我抛出我的意愿,想跟她谈恋爱,她不了解你,可能也不愿了解你,也就不搭理你了。当然,遇到看对眼的,就搭上线了。追到了,开始谈了,女朋友公主病,不好伺候啊,这不行那不行,那就一边改,一边也慢慢去影响她呗。”林南紧接着又补充到,“当然,有时候还得又当爸爸,又当妈妈,所有事情都要帮她去考虑到。这是新行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须要付出的。” 林南计划下一步向更多三线城市进发。 他说,现在每天都能接到各种电话,宁夏的,西安的,兰州的,乌鲁木齐的,这些地方的代理非常迫切寻求合作。 当问到未来最期待的工作状态时,他描绘了这么一幅场景: 开发商对VR的概念清晰,也深知VR能解决的痛点; 在资料对接时,顺畅而准确; 在探讨需求时,及时又有效; 没有来来回回的时间耗费,如期交付,按时安装; 正如工厂的生产流程,简单、直接,没有繁琐而巨大的沟通成本,也不用在反复无效的流程中惘然疲惫…… “等过了这场恋爱的磨合期,一切就更好了。”林南说到。 注:应被采访者要求,文中林南、李峰、张天为化名。 [本文作者VR圈,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