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春:摩拜与ofo这场单车共享战争的关键点是什么?
规模效应同样是需要考虑的问题。为什么滴滴在汽车出行市场上一统天下,不管是出租车、专车,还是顺风车、巴士(当然巴士做的不好,它觉得在里面补贴太大了)。因为它抓住了最高频的领域、最有规模的领域、跟用户接触最多的领域。 当然,不要想着满足用户的所有需求,只能先抓住最大的需求。摩拜(ofo)很多做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研究的,虽然车的成本高,也没有篮子,但它就是满足用户短距离出行。 如果创业者现在还想杀入单车共享市场,最好有差异化:一是引入不同目的的合作伙伴,比如乐视。它可能为了推乐视会员愿意杀入这个市场,甚至可以买乐视会员免费骑自行车。二是引入不同目的的资本,摩拜单车和ofo进入的资本还很有限,还有大量的资本没有找到可进入的领域。三是引入不同的自行车厂商,譬如永久、飞鸽、吉安特等这类还未入场的自行车厂商。出租车市场是个存量市场,如果滴滴把出租车签完,别的玩家再去签就没有车了。单车共享市场不存在这个问题,它的供给是完全由新进入方提供的,别人不能阻碍你的供给就有获得再进入的机会。这个市场很难排他性,它的供给是投入方供给。 热门的领域更多的是定义差异化、定义打法,整合什么样的资源,能不能快速规模化,能不能比别人融到更多钱,而不在于单个模型算下来经不经济。 把这个事情想清楚并不是坏事。昨天看了一个段子说一个学生上北大经管学院知名教授的课程,讲的课程叫投资学。老师在课间的时候说,经管学院有一笔钱让他做基金赚钱。老师说我也不知道怎么赚钱,第二天学生就退学了。学生说这种不知道怎么赚钱的老师还讲投资学? 每个人应该严肃对待创业,创业是个挺消耗人的精力、财力,甚至创业者是需要花掉陪伴家人的时间。所以,在选择创业路的时候,能避开不适合自己的方向就是一种成功。 创业最怕的是,从某个细分领域切入,做到四五年后发现这不是你的菜,机会成本很高。 我一个朋友,2005年开始做地图生意,一开始用户量很大,最后发现,百度、腾讯、阿里做地图可以不从里面挣一分钱,可以投入1000人专门研发,因为巨头把它当作一个基础设施,当作一个流量入口。但是创业者不能不挣钱,不挣钱怎么养活人?这个生意就没法做了。 [本文作者 吴世春,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