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原创微信公众号为何没有流量?
C完美的长尾经济只存在于作家的理论中。淘宝也是这种分布式平台的创造者,也是长尾理论的践行者,每个人都可以是卖家也可以是买家。然而最终平台陷入了流量的争夺战,为了获取好评与排名,商户不得不采取刷单的手段以将自己的商品展示在顾客的眼前。 同样,微信公众号有1000万个,这是一种长尾经济,大量普通人通过微信公众号创业,这诞生了新的就业和工种。这都是值得称赞的,然而这只是改变了传播的规则,在生产者的一侧,优秀的内容与垃圾内容的占比还是20/80。同样,最富创造力的原创作者所获得的收益、阅读数仍然符合20/80原则。因此,根本就没有实现“再小的个体,也有自己的品牌“。 D创造者得不到尊重的生态?微信树立了一些个人公众号、企业公众号的典型,比如,罗振宇、招商银行,这些公众号的成功都是平台为了推广而设立的样本。除此之外,再没有第二个罗振宇,第二个招商银行。这其实不能叫做对创造者的尊重。 作为一个平台的搭建者,就如同一个社会的管理者一样,他们应致力于搭建服务大众的公平环境。如果其法律法规无法让创造者获得尊重,这必然产生一个严重的“负激励”。 无论是《长尾理论》还是后来克莱·舍基写的另一本书《未来是湿的》,其所阐述的理论都是基于互联网社会的,基于技术的,而并非基于真实社会,我们应该看到这些理论的局限性。 如何在微信这个生态中,培养人们崇尚创造,崇尚勤奋,而不是崇尚“喂饭式”阅读,崇尚不劳而获,这应该是一个影响数亿人的平台所传递的正确价值观。而这种价值观则需要通过更加符合社会伦理的法律法规来构建、实施。 为了鼓励原创,尊重原创作者的劳动,微信应该再抬高抄袭者的不劳而获的门槛。对于《原创保护机制》,我提两个并不成熟的想法: 1让原创者设置转载付费金额,非原创公众号转载的时候都要付费才可以完成转载;2原创者设置免费转载,但非原创公众号必须将该文章广告收益的80%分给原创者。 当然,短期看这些规定无关乎平台的收入,甚至会降低收入,但是长远看则关系到平台兴衰,关系到企业基业长青。 所谓“饮水思源”,如果这个水的“源头”无法持续喷涌优质的水资源,那么河流必将枯竭,湖泊必将干涸。 磐石之心(公众号:panshizhixin18)致力于解读互联网、科技行业趋势;每周一节营销课,轻松学营销!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