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窗设计的5条基本原则
好的例子:Stripe使用了一个简单并且聪明的弹窗,只显示了最基本的信息,这样不管在桌面端上还是移动屏幕上看起来都会很不错。 图10 操作的数量 弹窗不该提供超过两种选项。第三个选项,例如下图的“了解更多”,有可能会将用户带离此弹窗,如此用户将没有办法完成当前的任务。 图11,“Learn More”操作将用户从这个弹窗指引到其它页面,进而把当前的弹窗置入一个不确定的状态 勿将多个步骤放置在一个弹窗内 把一个复杂的任务分解成多个步骤是一个极好的想法。然而这也会给用户传达一个信号,这个任务太复杂了,以至于根本没法再一个弹窗界面中完成。 图12 如果一个交互行为复杂到需要多个步骤才能完成(如下图的例子),那么它就有必要单独使用一个页面(而不是作为弹窗存在)。 图13,有多个步骤的弹窗 来源:Dribbble 小结
原则4. 选择适当的弹窗种类弹窗大致分两个大类。第一大类为吸引用户关注的模态弹窗,强制用户与之交互后才能继续。模式弹窗通常被用在独立、强制的流程中: 当不需要上下文就可以决定怎么做的时候。 需要明确的“接受”或“取消”动作才能关闭。在点击这种弹窗的外部时,它并不会关闭。 当我们不允许此用户的进程处于部分完成状态(即用户必须完成此进程才可做其他任何的操作)。 第二大类则是非模态弹窗,它允许用户通过点击或轻触周围就可关闭。 第一种模式弹窗只在特别重要的交互操作时才须使用,(比如:删除帐户,同意协议)。 图14,模态弹窗:用户必须输入“delete”才能确认删除 另外移动系统的弹窗通常是模态的,并且含有如下的基本元素:内容,操作,和标题。 图15,安卓模态弹窗 原则5. 视觉一致性弹窗下的背景 当打开一个弹窗时,后面的页面一定要稍微地变暗。它有两个功能,第一它把用户的注意力转移到了浮层上,第二它让用户知道后面这个页面是不再可用的。 图16,安卓的模态弹窗 在调节背景深度时要注意了。如果你把它变得太暗,用户就没法看清背景的内容。如果你调得太浅,用户可能会认为这个页面仍然可操作,并且甚至不会注意到弹窗的存在。 清晰的关闭选项 在弹窗的右上角应该有一个关闭的选项。许多弹窗会在右上角有一个“x”的按钮,方便用户关闭窗口。然而,这个“x”按钮对于一般的用户而言并不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退出通道。这是由于“x”按钮通常较小,它需要用户准确地定位到该处,才能够成功的退出,而这一过程通常很费事。 因而让用户通过点击非模态弹窗的背景区域去退出,就是一个更好的方法。 图17,Twitter同时使用了点击x按钮和点击背景区域的退出方式 避免在弹窗内启动弹窗 应该避免在弹窗内再启动附加的小弹窗,这是因为此举会加深用户所感知到的网站或app的层级深度,从而增大了视觉的复杂性。 图18,反例:弹窗中的弹窗 小结
总结希望这些有关弹窗的使用案例和使用方法还算有趣,并能在你们设计原型时派上用场。要记住,用户体验是为用户而做的设计,而非为技术。要想知道什么样 的设计最适合你的用户、最适合他们将进行的任务,其实不是一件难事:你只需要模仿那些领先产品的弹窗,然后找到你的用户做一些相关的测试。 英文原文:Nick Babich, UX Design: 5 Essential UX Rules for Dialog Design 原文地址:https://uxplanet.org/5-essential-ux-rules-for-dialog-design-4de258c22116#.6etev1uz0 本文为原创译文,转载/引用皆请标明译者和出处,本文版权归点融设计中心DDC所有 注:相关网站建设技巧阅读请移步到建站教程频道。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