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活,他把公司挪到监狱旁,把最苦逼的事干到年收近万亿!
别人赚到钱都去炒楼了,他却拿来买模具建厂,再次穷的叮当响?要做长远生意 终于证明了自己的郭台铭,又面临一次重大决定,继续做苦哈哈的实业,还是跟投资房地产、金融? 当时,台湾很多人靠炒房、搞金融发了财,他们也纷纷劝郭台铭不要在执着于实业了。 郭台铭当时也动摇了,他曾经看好的一块地皮短短几年间就涨了十几倍,如此暴利,谁能不动心? 可是他把自己关起来想了几天,决定还是继续干实业。 没有什么豪言壮语,他只是默默的把赚到的钱用到了建厂、买模具上,攒着劲要做长远的生意的他,为了不再求爷爷告奶奶的找人做模具,不惜重金建造自己的模具厂,还从日本购买模具,几乎把赚到的钱都用上了。 这件事,在当时遭遇了所有人的反对,朋友们嘲笑他不识时务,老模具师傅觉得这是要抢他们的“饭碗”纷纷罢工。 更雪上加霜的是,模具厂前期特别费钱,郭台铭就拿已经盈利的鸿海科技的钱补贴,眼看着又将陷入入不敷出的境地里。 最穷的时候,他连续三个月没往家里拿过钱,孩子连奶粉都吃不起,只能喝米汤。过年了给员工开完工资,他兜里只剩了2000台币(相当于元500元)。 这样,就连家里人也不能理解他了。 这种情况下,郭台铭也不是没有害怕过。 他把工厂挪到了关押经济罪犯的监狱旁,想着自己万一“进去了”,客户和员工还能就近跟他讨论生意、经营,公司也能活的更好一点。 皇天不负有心人! 20世纪80年代,世界进入个人电脑时代,富士康靠掌握的成熟模具技术,力行“量大、低价”的竞争策略,迅速占领了市场。 郭台铭,由此翻身成功,苹果、三星等科技大牌都是他的用户,全区每5台电脑中就有一台来自富士康,员工也从15人成长为如今的数百万,他本人也一举成为各类杂志期刊、富豪榜上的成功者。 越努力越幸运!35年里每天工作超15小时,没客户就一个一个谈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郭台铭挺幸运,创业失败了一次就翻身成功,投资建模具厂前期苦了点,坚持了几年就碰上了NB(note book)时代, 就连二次创业,都有富豪岳父借钱,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 所以,如今再去聊郭台铭的那些“跟正常人不一样”的行为,只是为了凸显他大佬的身份。 但熟悉郭台铭的人,却不会这么想。他们觉得郭台铭是出了名的“工作狂”。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