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启示录:一个百亿级市场的创业项目是如何失败的
第一次调整后,初期特别痛苦,整个团队特别不适应新的模式。但在调整中期,经过磨合和优化后,在关键数据上取得大幅进步,业务量也较初期实现了翻倍。但是第一个模式仍有它的缺陷:起量速度不够快和市场体系不具备很好的复制性。 第一个模式试了半年就作废,开始了第二次大幅调整。但第二个模式仍然没有解决第一个模式的问题,业务量反而下降了。并且第二个模式还有一个更大的缺陷:人力成本翻了两倍不止。 第二个模式试了半年后又作废,开始了第三次大幅调整。但第三个模式本质上是对第一个模式的 2.0 版本,可以说是一次倒回。第三个模式依旧没有解决上述问题,反而出现了更致命的问题:业务量指数级下跌。 在试错上,市场模式和互联网产品本质上是一样的。都应该先选择一个小的目标用户群来进行验证和优化,换句话来说就是:用最小成本来试错。 我们在市场模式的探索上本应该这样做: 主体上维持第一个模式(有缺陷但能带来业务量),在小范围里推行第二个模式和第三个模式,以此测试市场反应和 ROI。 但实际上,我们的每次调整都是彻底推翻以前的模式再彻底重建,每个模式都只试了半年,每次调整都是大幅投入,最终尝试到业务量崩塌。 2. 支线业务不断探索但都不了了之主营业务不断调整的同时,支线业务也在不断探索。然而对于支线而言,公司核心成员根本无暇顾及。招来筹建新项目的人又总是报价高能力低,完全无法承担一个新项目的探索与开发。再加上没有公司核心成员的监管,基本属于放养。不仅每次都是失败,而且根本没有形成任何具有延续性的方案和沉淀。 作为一个初创公司,既然一件事情完全没有精力去掌控,自己也没有想得特别清楚,那就应该果断舍弃。 风险意识:近乎为零1. 寒冬来了,我们仍然穿着夏天的衣服2016 年末,互联网资本寒冬来了。但在开年后,我们立刻做了在技术开发和市场运营上的大规模招聘。技术团队由 3 人上升到 10 人,市场团队由5名全职上升到近 30 名。 作为一个靠谱的团队,我们一直在公司开销上精打细算,力求开源节流。但我们节下来的流都是看得见的,在看不见的地方全凭拍脑袋,缺乏财务预警机制。 不到半年,钱就花完了。 2. 财务预算失控而且我们是在发不出工资时,才知道钱花完了。 一方面,我们把财务外包给了第三方机构,第三方机构的出账速度极慢。另一方面,我们的财务系统本来就很复杂,又没有建立相应的预警机制。 结语创业失败后,我没有一点不甘心。 因为…… 如果你犯了这么多错最后你还成功了,不是更有失常理的事吗? 我失败得理所应当,心服口服。 我收获了我的失败,也钦佩我当年的勇气。那么年轻的一个人,一头扎进了未知的领域,没有太多复杂的想法,只想创造一片天地。历经压力与沧桑,最终理解了现实和自身的局限性。 —— END —— 作者:soul,微信号:eva_04,微信公众号:雨叔说 本文由 @soul 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