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资本张野:我为什么不投“穷人”?
汪峰的Fiil耳机就是张野“攒”项目的典型代表。2014年夏,张野和吴世春找到汪峰,希望他能加入打造一款中国的品牌耳机,对标国外的Beats。当时,两人拿了十几款耳机现场“考验”汪峰,而汪峰能通过声音,就准确辨别出耳机的优劣。而张野认为,这就是优秀的产品经理素质,难能可贵。 搞定了汪峰,张野和吴世春又找来不同的人担任不同的角色,他们说服了华为荣耀的二把手彭锦洲出马做CEO,找来前缤特力的员工负责音效,以及德国Design Affairs公司负责外观设计。当把各种牛人“攒”到一起时,一个完整的创业项目就组建完成了。 “这是一个辛苦活。攒好了,成功率会提高,但也不是一定就会成功。”张野说。 但光凭辛苦显然无法在风险投资领域站稳脚跟。张野认为,自己的优势还在于对“大势”的把握。 他对创投“大势”的把握,从投资的案例中可见一斑。在2013年时,张野觉得互联网教育在2014年会是个好机会,于是投资了作业宝,后来该项目被收购;2014年初,他曾预测O2O机遇来了,于是投资了美容总监,之后,O2O变成了风口。2015年夏,张野预测泛娱乐+和消费升级会成为风口,投资了HIGO、花点时间等项目,现在泛娱乐+和消费升级也成为VC和媒体津津乐道的投资方向。 在张野看来,任何一个风口的来临都存在着标识。只不过有的标识明显,有的隐晦,这需要投资人通过外部的信息做出判断。而具体到某个细分领域,则需要观察产业链条上是否有较大的变量产生。当初他对O2O风口来临的判断,就是看到了移动支付的普及、LBS的应用推广,以及用户消费习惯的转变等。包括工业电力使用量和铁路货运量等宏观经济指标,都是他用来判断某一行业变化的因素。 与作曲不同,投资是讲究时机的艺术。合适的时机从不等人,向来都稍纵即逝。 张野做事利索,投资也以“快”著称。现在,青山资本每天平均能收到30-50份商业计划书,大多数项目的投资,张野都能在一个小时内搞定,最短的只要20分钟,谈完直接打印合同签字。 曾有青山资本投资的创业者在朋友圈感慨说,刚签完协议走入地铁,公司账户就收到了投资款。为了配合快速决策,青山资本实施扁平化管理,随时可以开会决策。“只要认可,干嘛还要浪费时间呢。” 尽管投资速度快,但青山资本投资项目却并不算多,三年时间里,张野累计只投资了50多个项目,包括HIGO、花点时间、FIIl耳机、高能贩、悟空保等。 而张野对于大势的把握,还在于他总是能在风口来临前,就捕捉到动向。 “一旦一个行业成为风口,就不再是天使的机会了。”张野说。现在泛娱乐和消费升级的火爆,让更多的目光投向了这两个领域,而张野却已经不太关注它们,尤其是泛娱乐。因为在他看来,它们已经“过了天使的机会。” “作为天使,你要给VC一个缓冲的阶段。你投了之后,VC才关注这个领域,这时候你的项目才有机会。”而对缓冲时间的拿捏满是门学问,好比一道菜对火候的把握。张野看来,提前半年到一年最佳。太晚了,残羹都很难留下,太早也不行,“过早的正确就是错误”。 张野也吃过没有抓准时机的亏。就在两个月前,青山资本投资的一家手游项目就因此决定放弃。而大多数时间,张野还保持着投资的高准确率,所投项目“绝大部分都进入了下一轮”。 版权声明: 本文作者周路平,i黑马原创。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D:iheima)授权,未经授权,转载必究。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