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电商时代,不得不了解“消费者偏好”的4种变化
比如,你想要选购一台电动车代步,登上了淘宝,看到除了常规电动车,还有这种: 很大概率你看了会心动,但最终不会购买,还是去买了传统电动车。 因为判断传统电动车是否适合你非常容易——大街上这么多人骑着呢,别人能用我就能用。 可以让你的认知迅速“闭合”。 而判断这个新型电动车就麻烦多了—— “这么单薄会不会危险?如何判断安全性?我刷刷用户评论看看……百度一下评测视频……” “优势是能折叠,对我来说应用场景多不多?偶尔坐地铁可能用得上,这是比传统电动车的优势。那我坐地铁频率高吗……上个月坐了几次来着……” “续航20公里,那我算算这20公里对我来说够不够,家里到公司……我记得是4公里,再看看地图……万一有哪天我要出远门呢……” “车胎不是充气的,这会降低越野能力吗?打听打听……比充气的有什么优势……” 如果你具有高度的认知闭合需求,需要尽快做个决定,那你很大概率不会选择这个产品——判断它是否适合你,太复杂了,就像古人理解天气一样复杂。 而如果是在内容型平台,反正你悠闲地看一个叫做“城市新型交通方式”的直播视频(而不是内心暗含了一个做决策的任务),跟着视频优哉游哉地了解这个车,就能接受相对复杂的信息,从而最终购买产品。 所以,内容型平台因为降低了“认知闭合需求”,从而让用户更容易接受复杂的决策信息,也让复杂的、让人不习惯的、难以比较的产品,能相对容易地卖出去。 而在交易型电商平台,如果用户无法直接迅速对比,就不太可能购买你的产品。 结 语 内容电商,“决定用户选择”的因素,产生了哪些变化? 因为用户更容易进行单独评估、跟多地被动接受信息、更少地顾虑和找茬、更少的认知闭合需求,导致用户更加容易接受感性信息、高端产品、享乐产品、新奇产品、复杂产品和有缺陷但总体有亮点的产品。 总之,锤子手机比起小米,在内容电商平台会比在交易型电商,更有利。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