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综合聚焦 > 人物访谈 > 人物 > 正文

雷军登《连线》封面 号召西方山寨中国

发布时间:2016-03-06 04:52:44 所属栏目:人物 来源:新浪科技
导读:科技杂志《连线》(WIRED)封面人物一直以来都备受科技界关注,即将出版的英国版四月刊发表的封面选择了中国小米公司的创始人雷军,封面标题非常特别:是时候山寨中国了!

46岁的雷军出生在中国华中地区的湖北仙桃,并且曾在武汉大学学习计算机。早在学生时代,他就已经读了《硅谷之火》(Fire in the Valley),保罗?弗列伯格与迈克尔?斯维因的这部著作讲述了计算机产业的诞生。后来雷军告诉《纽约时报》,那时他为史蒂夫?乔布斯着迷,决定“建立个世界一流的公司”。1992年,毕业一年之后,他加入了一个叫做金山的软件公司,一直做到了CEO、总裁的职务。直到2007年金山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他才离开。那时他推出的网上书店“卓越”(Joyo.com)在2004年被亚马逊以7500万美元的价格收购。离开金山,他成为了中国最知名的天使投资人之一,投资了像社交类游戏门户欢聚时代(YY)以及移动互联网公司优视浏览器等优秀公司。2010年4月,他建立了小米,然后找来了另外七个联合创始人。

联合创始人之一的刘德在小米负责生态系统产品,他加入小米当年是37岁,是一个工业设计教师,他的妻子和另一个联合创始人洪锋的妻子是大学室友。“这些联合创始人分别来自谷歌、摩托罗拉和金山,本来互相都不认识。雷军第一次见到我的时候跟我谈论智能手机的潜力,问我会不会加入。我先是拒绝了,然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来考虑这个重大机遇。”

42岁的刘德穿着黑色T恤和牛仔裤,坐在办公室里,他的身边是小米空气净化器、60英寸的小米电视机、小米智能体重秤以及Yeelight智能电灯泡(已在小米商城有售)。刘德的部门拥有70人,负责在小米商城以及小米之家的陈列柜里所销售的配件业务。现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共有22家小米之家。产品包括:手机控制的小蚁运动相机(售价399元人民币或者在亚马逊售价53英镑),小米手环(每月售出百万个,售价为69元人民币或者8.20英镑),10400毫安/小时的移动电源(销售量超过千万,售价69元人民币或者7.15英镑),60英寸的电视机(4999元人民币或者520英镑),甚至米兔(2014年售出200万个)。不过小米只生产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电视机、机顶盒与路由器,所有其他商品都是由小米投资的独立公司完成的,投资额在10万美元到50万美元之间,从智能血压计(由加利福尼亚的iHealth Labs公司生产)到云米科技的净水器。“我们销售600种商品。”刘德说:“如果我们自己做这些,公司就需要两万人,但是我们现在只有八千人。两年里我们评估了600家创业公司,至今为止投资了54家。我们帮他们定义产品,还利用我们的销售渠道、供应链、品牌推广以及资金支持他们。”

做投资决策的是20个工程师,不是财务人员。“通常都是一个会议完事。”刘德说:“我们比传统投资人反应更快。这是一种高科技创新的全新模式。很多风险投资人和其他投资人倾向于拥有软件和互联网公司的经验,而不是硬件公司。所以很多著名的风险投资人都依赖小米的判断,追随我们的脚步投资。”但是为什么不吸收人才自己生产产品呢?“小公司比我们动作更快。”刘德解释道:“你必须保持敏捷,让自己很快适应变化。这和一个有很多部门要生产很多种产品的公司完全不同。美国电话电报公司AT&T独领风骚70年,但还是被IBM取代。20年之后,IBM则被微软取代。十年后,谷歌取代了微软,然后过了四年,Facebook崛起。传统的公司就像是树,长大需要很长时间,但是倒掉只要一瞬间。小米的方式更像是竹林。你见过竹林消亡么?没有。新的竹笋总是长得很快,取代老的。通过投资组合公司,我们在创造属于自己的竹笋,建造一个像竹林一样的生态系统。”

“我们不关心公司的估值——只关心它是不是有最好的产品和团队。这20个工程师将会加入公司的董事会,但是从不投反对票。我们尊重创始人和他们的梦想。”这些创业公司取得了接近一亿六千万顾客的机会:一年之内,移动电源创业公司紫米就已经成长到了世界第一的规模,而小米手环的制造商华米也在六个月内出货量超过一千万。

“物联网甚至会比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更重要。”刘德说。

“衣服、手表、秤以及家用电器将会互相联接,而正是你的智能手机把他们连在一起。我们需要抓住这个机会。这个生态系统就是我们对于未来的赌注。十年之内,人们将会看到小米改变中国市场。”

《连线》杂志采访的前3天,小米发布了九号平衡车,那是时速16公里的自动平衡滑板车,由小米的投资的纳恩博公司生产。高禄峰是纳恩博的CEO兼创始人,他解释道:“小米比典型的投资人介入更多,他们会提供反馈,帮忙重做设计,向供应链的合作伙伴推荐,提供销售渠道……这可能意味着五倍的销售量增长。雷军还提供了有关产品外观的反馈,他提议把九号平衡车的控制杆做成膝盖高度。”

小米的团队帮助成立五年的纳恩博在2015年收购了赛格威电动车。“赛格威以前的路子很难持续。”高禄峰说,“但是与纳恩博合并后,会让人们看到我们接下来的产品,并且觉得’真酷,而且实惠’。我们正在做一款个人的独轮自动平衡车,也在考虑推出服务型机器人。”

雨果?巴拉解释道,中国互联网业务的真正价值其实很简单,在于“拥有大量用户”,哪怕一开始并没有带来巨大的收益。一些西方公司也曾经从这种方式中受益。eBay向卖家收取费用,但是阿里巴巴为了迅速扩张不征收交易费用,而是随后用它已经形成的规模去发展可盈利的优势产品,比如支付宝。结果eBay的收入正在下降。“对于我们销售的所有产品,我们真正在意的事情是移动互联网平台。”39岁的巴拉说。“我们的手机就是我们平台的‘配送车’,我们关心的不是卖手机,而是得到尽可能多的用户。然后就能建立游戏业务,包括电影、音乐和新闻的内容业务,还有虚拟载体——现在我们有一个移动虚拟网络,只需要十个员工操作。我们可以开展金融业务——小米金融,它可以让你借贷然后投资货币市场基金。这些用户来自我们平台的流量。人们觉得我们是智能手机公司——我们实际上是互联网公司。”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