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诚对话周航:乐视为何成了易到的“仇人”?
副标题[/!--empirenews.page--]
文/艾诚 微博能“算命”。 “ 2011 年 12 月:创业路上,用户是你的快乐源泉,对手是痛苦病因 ,所以我们要关注用户、忽略对手。 2012 年:如果不确定创业这条路该不该走下去,那就去问用户,产品有没有存在的必要,有的话,就抱紧用户。 2013 年:做本来的自己,和真正与生命相关的人交往。 2015 年:说真话,才是真纪念。 ……” 用户至上、颇具愤青气质的热血创业者跃然而出。 原来,易到的命运是一早就注定了的。 他是周航。 创业早期:速度重要还是产品完美重要? 周航的第一次创业始于 94 年, 21 岁时,那时候的他无所畏惧。 在迈过大大小小的坑、取得过成绩、经历过挫折后。他得出一个结论:前一小步的点滴成功就像一剂春药,烧得你欲罢不能的冲动犯错误。下次创业只干一件事,并且全力以赴。 全力以赴的这件事,他选择了易到。 2010 年的网约车领域,他是拓荒者,也是很长一段时间里的“夜行人”。 前无行人,后无来者。但他谨遵创业经验:只干一件事,全力以赴,坚持。 2011 年,O2O的概念还没出现,易到做了第一版的打车业务。需求真实存在,商业模式明晰,收入闭环,易到所有的特征都指向“完美”。 过于完美,或者说过于追求完美,最终导致了易到的“不完美”。 错误一、过于追求完美而忽视了速度 最初,易到在支付方式上,并没有向移动支付靠拢,而是选择了APP绑定信用卡支付。去银行一家家直连,甚至为了安全拉一个专线,一个谈判花了 7 个月,每个专线花了 7 万元。 为了有别于出租车,易到更是设计了一个非常复杂的计价模型,从时间计费改为时间/路程计费直接面向C端。 追求完美的代价是,没有抓住领先 18 个月的先发优势。后来者滴滴打车、快的、Uber纷纷跑到了前面。 “对于创业公司来说,快比完美要重要。”周航说。 错误二、没有合伙人文化 在易到早期,虽不是“一言堂”,但团队仍是明显的上下级关系,没有形成真正的合伙人文化。 团队领袖独大的优势是,领袖跑的快,团队跑的快,领袖掉坑里,团队也掉坑里,且半天爬不上来。 “一个团队需要互相激发,互相挑战。真正的合伙人文化可以让团队一起向前跑,掉坑的几率会降低。”就早期团队,周航也进行了反思。 创业中期:应关注竞争还是关注用户? 对于“拓荒”,周航有着一番“推门理论”:哪怕它是铜墙铁壁,也可以拿块木头去撞一撞,可能没撞开,但它已经松动了。如果一万个人去撞这个门,就开了。 在易到“推门”的过程中,滴滴、快的……纷纷加入进来,并且发生了一场人类商业史上前所未有的资本大战。战争的残酷程度,以数百亿计。 在这场战争中,易到从开创者落后到“打着望远镜都找不到的地步”。 错误一、忽视竞争、回避竞争 对于价格战和疯狂补贴,易到选择了忽视,甚至鄙视。 同做高端车的Uber开始降价、放量,易到无动于衷,坚持高端差异化服务。正如周航在微博中所说,把目光一直放在用户身上,而没有放在对手身上。对方做的任何行为不跟进。 红杉要对其投资,易到拒绝。“一方面考虑股权会稀释很多,另外我们对竞争形势估计错误。没想到竞争如此惨烈。” 事实证明,在这个高频、大众的行业,价格撬动简单粗暴也最有效。 崭新的商业模式,市场需要被教育。互联网企业竞争中,只有老大、老二才能生存,似乎成为规律。 不跟进、有洁癖的易到,终归在这场豪赌中被边缘化。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