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360手机李开新:周鸿祎说手机不做不行 可现实呢?
李开新:可能是这样的方式,手机厂商压力确实会很大,魅族已经宣布他们的产品要涨价了。而且这种压力不仅仅是在终端厂商这里,产业链其他环节的小品牌厂商恐怕压力更大,因为上游元器件的涨价,让他们很多合同,在签的时候还是能盈利的,等到交付时发现是亏损的。 新浪科技:360会怎么应对元器件涨价的问题? 李开新:第一,我们要提前锁定一些资源,这个角度来说,或许对我们还是个机会。360手机的总量需求没有那么大,可以提前付钱锁定资源。第二,从器件管理角度来讲,会把不同产品的一些器件尽量统一起来,从成本管理上会好一点。第三,内部管理要做得更细一点,通过内部挖掘增效,提高效率。 三千元依旧天花板:华为、OV之外都不算成功 新浪科技:今年大部分手机厂商都在尝试突破3千、4千甚至5千的价格档位,汇率变化和元器件涨价,会不会客观上推动这个档位的竞争更加激烈? 李开新:通过突破高端获得溢价,来抵充成本上升压力,不是对所有的厂家都适合。华为、OPPO、VIVO会比较适合一点,卖3000元以上的机器对品牌的要求实际是很高的。 三年前,华为、OPPO、VIVO,消费者只能接受他们2000多元的机器,超过3000元消费者就不愿意买单。最近几年,华为多次尝试做3000元以上的机器,但之前都不能算完全达到效果,直到华为P9才真正达到了效果。 突破三千元价格,性能和配置已经不是非常重要的决定因素,品牌作用很重要。而消费者、市场对品牌的接受度需要时间。 2016年,由于三星出现问题,刚好市场空出来了。另一方面,品牌不断成长过程中,消费者也慢慢可以做到能接受这个价钱。华为、OPPO、VIVO在3千档位立住了。 但其他品牌都还在尝试的过程中,都不算成功,3000元对大部分国产品牌依旧是个很重要的门槛。 新浪科技:3000元及以上的用户有什么特点? 李开新:其实超过2000元以上的人群都是偏商务的用户。他们对于机器的性能要求,可能还要低于千元使用用户对机器性能的要求,对机器商务功能要求高一些,或者品牌要求高一些。 新浪科技:360手机明年会试着冲击3000档吗?会把塑造品牌作为工作的重点吗? 李开新:把产品做好对我们来说是最关键的。360手机现在还处于通过产品能力带动品牌提升阶段。而大品牌,例如华为、OV现在已经开始进入到通过品牌来带动产品的阶段,大家阶段不一样。我们的目标还是要建立自己相对核心、相对稳定的用户群,服务好这个用户群。 线下渠道:手机自然更替的量依旧很大 新浪科技:今年OV爆发之后,大家都开始拓展线下渠道,但线下渠道和线上渠道一样,应该也是有一定容量的,现在渠道会不会也趋于饱和? 李开新:国内手机市场75%的量还是通过线下完成的,消费角度来讲,一年出货量5亿部,增量市场应该是饱和了。但是手机产品更新换代还是比较快的,尽管不像前两年换机潮那么大的增量,但光是每年自然更替的量依然是很大的。 第二手机是消费品,只要产品能真正满足客户、消费者的需求,总会有机会。消费者几乎不存在没法更换或完全不更换消费品的情况,也很少有消费者会认定一个品牌持续走下去。所以现在的市场足够手机厂商好好地去做,关键还是要把自己的东西做好 新浪科技:走向高端,似乎往往和线下渠道结合在一起,360手机对于建设线下渠道是怎么计划的? 李开新:我的压力没有其他手机厂商那么大,现阶段而言,360手机还是重点打造好N系列,在1000-2000档位站稳,所以还有时间一步步稳妥地去布局。 新浪科技:网络用户获取的成本更高,还是电视用户成本更高? 李开新:比较来说,其实电视成本还是更高,地方电视台的成本相对低一点。 从电视用户角度来看,应该是10岁以上,50岁以下的人群,中间年龄段看电视的人群比例是非常低的,现在手机通过电视传播的并不是特别多。 不过针对特定人群,比如湖南卫视或浙江卫视的节目,这些人群和刚才说的还是不一样的,热播节目的人群和手机覆盖的人群是强相关的,要做的话成本很高。体育营销和娱乐营销,我们应该会做一些,但不是重点,360手机会把纯粹品牌类的宣传,更多转到产品上来。 360手机VS小米:路径不一样 新浪科技:360 N系列的主要对手是红米和魅蓝,如果要扩大市场的话,必然要直面他们,而小米魅族的知名度更高,要怎么去竞争呢? 李开新:N系列是1000-1500元价格档位,定位要稍微高一点。红米的人群和F系列人群比较接近,红米的用户一般是中学生、职业高中学生或者偏重第一次用手机的人以及40岁以上人群、年龄偏大人群的基本上网要求,但他们不是手机的重度用户,这个人群和F系列的人群比较接近。 N系列覆盖的人群是互联网重度人群,这部分用户人群是20-30岁之间,这部分人群基本已经到了大学或刚刚进入工作岗位的人群。这部分用户对机器性能要求是比较高的,而且希望少花钱多办事,N系列手机卖得好,就是因为贴合了这部分需求。 但是需要承认的是,和他们相比,对于360手机来说,不足在于,大家会说“360也在做手机吗?”这是我们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新浪科技:有很多人会说,红米卖得好,反而阻碍了小米往高端走。那么把重点放在1000-1500元档位,会不会影响360手机往上走? 李开新:我不担心这个问题,我们走的路径和小米不一样。小米手机最开始是在1999元的档位,成功的重要因素是极致性价比。由于量的压力,小米开始做红米,虽然带来了量的增加,但是红米和小米两个产品之间的区隔,包括产品配置、特性的区隔做得不够好,不够清晰,甚至有些红米的产品和小米的配置比较接近,这给品牌带来了一些伤害。而且1999价位的小米手机,也没有在这个档位真正安全存活下来,其他品牌也在不断冲击它的位置。 360手机品牌的发展过程来说,开始做的是f系列500、600元机器,后来我们做了N系列、Q系列,我们在配置上做了区隔。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