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原创对主要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的新思考
发布时间:2022-01-05 11:13:17 所属栏目:安全 来源:互联网
导读:从 2021 年公开发布的网络安全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中可以看出,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对网络安全治理的影响意义深远。我国近年来密集出台若干政策法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网、依法管网、依法护网、依法用网等网络安全治理工作进入到了法治化的新时代。《网络安全法》
从 2021 年公开发布的网络安全发展趋势预测报告中可以看出,最新出台的政策法规对网络安全治理的影响意义深远。我国近年来密集出台若干政策法规,标志着我国依法治网、依法管网、依法护网、依法用网等网络安全治理工作进入到了法治化的新时代。《网络安全法》《密码法》《数据安全法》《网络安全审查办法》和最新出台的《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等均成为业界关注的重点。这些政策法规对数据安全保护、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产生积极影响,对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数字化转型、网络安全治理、产业生态健康有序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当今世界正经历一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期我国正面临许多重大风险和挑战。美国及其西方盟友不愿意看到中国发展壮大,把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视为对西方制度模式的重大挑战,把中国发展视为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变本加厉地遏制中国发展。一方面,美国用霸道的美国法律、国家力量、长臂管辖限制中国企业发展,企图阻止中国科技领域的崛起。另一方面,网络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是错综复杂,西方国家鼓吹西方价值观,利用互联网搞“颜色革命”。再一方面,今年 8 月,美国又组织超大规模海上军演,矛头直指中国,用军事威慑和军事行动恐吓中国。 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面对的风险主要是境外情报机构的侦查窃密,互联网黑客和互联网有组织的网络攻击,不法分子的违法犯罪,自然灾害,以及网络安全和信息安全治理方面的安全威胁或问题。近年来,我国又面临国家间有组织、高烈度的网络对抗,面临在极端情况下的网络战、军事行动的威胁。我国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一旦遭受打击、破坏,将会丧失社会功能,使多种安全风险相互叠加,将严重影响国家安全、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计民生。现有的传统安全防护措施和保护理念,已难以应对国家间大规模网络攻击,亟待依法依规、创新保护技术、改进保护策略、实施重点保护和强保护。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