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服务器 > 系统 > 正文

怎么在Arch Linux中安装深度桌面

发布时间:2022-07-30 16:05:38 所属栏目:系统 来源:互联网
导读:指南的第一部分解释了安装 Arch 基本系统的步骤。第二部分是在 Arch Linux 的基础上安装完整的深度桌面。 什么是深度桌面(DDE)? 深度操作系统 是一个基于 Debian 稳定分支的、功能丰富且漂亮的桌面环境。深度桌面环境(DDE)是深度操作系统自主开发的桌面
  指南的第一部分解释了安装 Arch 基本系统的步骤。第二部分是在 Arch Linux 的基础上安装完整的深度桌面。
 
  什么是深度桌面(DDE)?
  ​​深度操作系统​​ 是一个基于 Debian 稳定分支的、功能丰富且漂亮的桌面环境。深度桌面环境(DDE)是深度操作系统自主开发的桌面环境。它由它自己的 dde-kwin 窗口管理器驱动。深度桌面带有漂亮的停靠区和许多预装的深度原生的应用程序。
 
  ​​下载 Arch Linux​​
 
 
 
  如果你打算通过 ​​GNOME Boxes​​​、​​virt-manager​​ 将其安装为虚拟机镜像 —— 那么你不需要将其写入 U 盘。
 
  启动和配置分区
  从 Arch Linux ISO 启动后,你必须运行一系列的命令来安装基本系统。
 
  首先,运行下面的命令,找出设备的标识符。
 
  复制
      fdisk -l
  1.
  fdisk -l 之前的分区
 
  fdisk -l 之前的分区
 
  然后用此设备标识符,运行下面的命令,开始对你的磁盘进行分区。请确保根据你的系统而修改下面的 ​​/dev/sda​​ 参数。
 
  复制
      cfdisk /dev/sda
  1.
  在下一个提示中选择 ​​label type = dos​​。
 
  选择可用空间,并从底部选择 “NEW” 选项。在这个例子中,我将创建三个分区,如下所示:
 
  复制
      /dev/sda1 - 1G - for /boot
      /dev/sda2 - 5G - for root
 
  改变交换分区的类型
 
  用同样的步骤创建一个大小为 1G 的交换分区(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改变大小)。创建交换分区后,确保在底部选择类型,并将其标记为 “Linux Swap/Solaris” 选项的交换分区。
 
  cfdisk 的最终分区列表
 
  cfdisk 的最终分区列表
 
  完成后,用底部的 “Write” 选项将变化写到磁盘上。确保你在写之前做一个备份,因为这是你系统中的一个永久性的改变。
 
  在你继续之前,运行下面的命令来检查。在这个例子中,你可以看到,列出了三个分区。
 
  复制
      fdisk -l
  1.
  fdisk 中的最终分区列表
 
  fdisk 中的最终分区列表
 
  依次运行下面的命令,在上面新创建的分区中格式化并创建一个 ext4 文件系统。确保你根据你的需要改变 ​​/dev/sda1​​​ 和 ​​/dev/sda2​​ 参数。
 
  复制
      mkfs.ext4 /dev/sda1
      mkfs.ext4 /dev/sda2
      mkswap /dev/sda3
      swapon /dev/sda3
  1.
  2.
  3.
  4.
  完成后,挂载系统并创建必要的目录。
 
  复制
      mount /dev/sda2 /mnt
      mkdir /mnt/boot /mnt/var /mnt/home
      mount /dev/sda1 /mnt/boot
 
  依次运行下面的命令,将基本系统安装到挂载的分区中。下载的大小约为 400MB。
 
  复制
      pacman -Syy
      pacstrap /mnt base base-devel linux linux-firmware nano dhcpcd net-tools grub
  1.
  2.
  安装基本系统
 
  安装基本系统
 
  一旦完成,生成一个文件系统表,没有这个表你就无法启动系统。
 
  复制
      genfstab -U /mnt >> /mnt/etc/fstab
  1.
  配置基本系统
  依次按照下面的命令来配置基本系统。这包括设置你的地区和语言,添加一个登录用户,以及设置互联网。
 
  复制
      arch-chroot /mnt
      nano /etc/locale.gen
  1.
  2.
  去掉开头的 ​​#​​​,取消对你选择的语言环境的注释。在本指南中,我选择了 ​​en_US.UTF-8 UTF-8​​​。按 ​​CTRL+O​​​、回车和 ​​CTRL+X​​ 退出 nano。
 
  使用以下方法生成语言环境数据。
 
  复制
      locale-gen
  1.
  使用下面的命令设置语言。
 
  复制
      echo LANG=en_US.UTF-8 > /etc/locale.conf
      export LANG=en_US.UTF-8
  1.
  2.
  设置本地时区。
 
  复制
      ln -s /usr/share/zoneinfo/America/New_York /etc/localtime
  1.
  同样,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来选择它们。你可以通过以下命令列出本地时区。
 
  复制
      ls /usr/share/zoneinfo
      ls /usr/share/zoneinfo/America
  1.
  2.
  依次使用下面的命令设置硬件时钟、创建主机名并启用互联网的 DHCP。你可以根据你的想法把 ​​debugpoint-pc​​ 改为任何主机名。
 
  复制
      hwclock --systohc --utc
      echo debugpoint-pc > /etc/hostname
      systemctl enable dhcpcd
  1.
  2.
  3.
  下一步是设置 ​​root​​​ 用户的密码、创建一个管理员用户,并将该用户添加到 ​​sudoers​​ 文件中。
 
  按照下面的命令依次进行。确保根据你的需要将用户名​​debugpoint​​ 改为其他名称。
 
  复制
      passwd rootuseradd -m -g users -G wheel -s /bin/bash debugpointpasswd debugpoint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