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的封装性与访问控制总结
发布时间:2021-12-05 16:37:42 所属栏目:PHP教程 来源:互联网
导读:Java面向对象的封装性是通过对成员变量和方法进行访问控制实现的,访问控制分为4个等级:私有、默认、保护和公有,具体规则如下表: 1.私有级别 私有级别的关键字是private,私有级别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只能在其所在类的内部自由使用,在其他的类中则不允许直
Java面向对象的封装性是通过对成员变量和方法进行访问控制实现的,访问控制分为4个等级:私有、默认、保护和公有,具体规则如下表: 1.私有级别 私有级别的关键字是private,私有级别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只能在其所在类的内部自由使用,在其他的类中则不允许直接访问。私有级别限制性最高。示例代码如下: // PrivateClass.java文件 public class PrivateClass { private int x; public PrivateClass() { x = 100; } private void printX() { System.out.println("Value Of x is" + x); } } // HelloWorld.java文件调用PrivateClass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ivateClass p; p = new PrivateClass(); //编译错误,PrivateClass中的方法 printX()不可见 p.printX(); } } 上述代码第2行声明PrivateClass类,其中的代码第3行是声明私有实例变量x,代码第5行是声明公有的构造方法。代码第8行声明私有实例方法。HelloWorld类中代码第22行会有编译错误,因为PrivateClass中printX()的方法是私有方法。 2.默认级别 默认级别没有关键字,也就是没有访问修饰符,默认级别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可以在其所在类内部和同一个包的其他类中被直接访问,但在不同包的类中则不允许直接访问。示例代码如下: // DefaultClass.java文件 package com.Kevin; public class DefaultClass { int x; public DefaultClass() { x = 100; } void printX() { System.out.println("Value Of x is" + x); } } 上述代码第6行的x变量前没有访问限制修饰符,代码第12行的方法也是没有访问限制修饰符。它们的访问级别都有默认访问级别。 在相同包(com.Kevin)中调用DefaultClass类代码如下: // com.Kevin包中HelloWorld.java文件 package com.Kevin;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faultClass p; p = new DefaultClass(); p.printX(); } } 默认访问级别可以在同一包中访问,上述代码可以编译通过。 在不同的包中调用DefaultClass类代码如下: // 默认包中HelloWorld.java文件 import com.Kevin.DefaultClass;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DefaultClass p; p = new DefaultClass(); // 编译错误,DefaultClass中的方法 printX()不可见 p.printX(); } } 该HelloWorld.java文件与DefaultClass类不在同一个包中,printX()是默认访问级别,所以p.printX()方法无法编译通过。 3.共有级别 公有级别的关键字是public,公有级别的成员变量和方法可以在任何场合被直接访问,是最宽松的一种访问控制等级。示例代码如下: // PublicClass.java文件 package com.Kevin; public class PublicClass { public int x; public PublicClass() { x = 100; } public void printX() { System.out.println("Value Of x is" + x); } } 上述代码第6行的x变量是公有级别,代码第12行的方法也是公有级别。调用PublicClass类代码如下: // 默认包中HelloWorld.java文件 import com.Kevin.PublicClass;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ublicClass p; p = new PublicClass(); p.printX(); } } 该HelloWorld.java文件与PublicClass类不在同一个包中,可以直接访问公有的printX()方法。 4.保护级别 保护级别的关键字是protected,保护级别在同一包中完全与默认访问级别一样,但是不同包中子类能够继承父类中的protected变量和方法,这就是所谓的保护级别,“保护”就是保护某个类的子类都能继承该类的变量和方法。示例代码如下: // ProtectedClass.java文件 package com.Kevin; public class ProtectedClass { protected int x; public ProtectedClass() { x = 100; } protected void printX() { System.out.println("Value Of x is " + x); } } 上述代码第6行的x变量是保护级别,代码第12行的方法也是保护级别。 在相同包(com.Kevin)中调用ProtectedClass类代码如下: // 默认包中HelloWorld.java文件 package com.Kevin; import com.Kevin.ProtectedClass;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tectedClass p; p = new ProtectedClass(); // 同一包中可以直接访问ProtectedClass中的方法 printX() p.printX(); } } 同一包中保护访问级别与默认访问级别一样,可以直接访问ProtectedClass的printX()方法,上述代码可以编译通过。 在不同的包中调用ProtectedClass类代码如下: // 默认包中HelloWorld.java文件 import com.Kevin.ProtectedClass; public class HelloWorld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ProtectedClass p; p = new ProtectedClass(); // 编译错误,不同包中不能直接访问保护方法printX() p.printX(); } } 该HelloWorld.java文件与ProtectedClass类不在同一个包中,不同包中不能直接访问保护方法printX(),所以p.printX()方法无法编译通过。 在不同的包中继承ProtectedClass类代码如下: // 默认包中SubClass.java文件 import com.Kevin.ProtectedClass; public class SubClass extends ProtectedClass { void display() { //printX()方法是从父类继承过来 printX(); //x实例变量是从父类继承过来 System.out.println(x); } } 不同包中SubClass从ProtectedClass类继承了printX()方法和x实例变量。代码第8行是调用从父类继承下来的方法,代码第10行是调用从父类继承下来的实例变量。 提示 访问成员有两种方式:一种是调用,即通过类或对象调用它的成员,如p.printX()语句;另一种是继承,即子类继承父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公有访问级别任何情况下两种方式都可以; 默认访问级别在同一包中两种访问方式都可以,不能在包之外访问; 保护访问级别在同一包中与默认访问级别一样,两种访问方式都可以。但是在不同包之外只能继承访问; 私有访问级别只能在本类中通过调用方法访问,不能继承访问。 提示 访问类成员时,在能满足使用的前提下,应尽量限制类中成员的可见性,访问级别顺序是:私有级别→默认级别→保护级别→公有级别。 ![]()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