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兴让 9 岁的饭否更新了一下,还能找回当年纯真的社交么?
二,完整的身份体验。你可以将如今的微博视作媒体,但饭否时至今日仍然保留了浓烈的社交气息。因为消息转评不分的特性,饭否用户很难像微博用户一般「在别人家院子拉屎」,在 TL 上呈现的只能是尽量完整、真实的自我。当然,也可能是一个经过精心伪装的自己,但即便是戴上假面,每个用户的饭否人格仍然非常完整,这就形成了邻里性格迥异的人间百态,不一定有价值,但一定有信息量、一定有趣。 三,深厚的社区积淀。相对于微博的信息洪流,「再大的新闻三个月后没人记得」的状况,饭否没有大新闻,对时尚和新潮无动于衷,甚至都不太讨论社会热点。如此一来,用户的关注点自然更聚焦于社区本身,或者说社区中的每一位用户。哪位用户是程序媛啦,哪位用户在伦敦求学啦,哪位用户又双叒叕和领导撕逼啦等成为饭否人津津乐道的日常话题,琐碎,三俗,但充满生活气息——而不是「转发微博:莱昂纳多 · 迪卡普里奥终获奥斯卡奖」。 在 1 年前的文章中,我也曾对饭否产品做出如此评论: 拒绝大 V 和广告,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拒绝了商业价值;转评原创不分开,精品消息传播难的问题就难以解决。饭否用户可以不屑微博在商业上的成功,事实上二者本就没有相比的必要。 而事实上,我们当然可以自顾自地说这是价值取向的差异,却无法否认饭否产品本身具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不然「测试版」三个字该作何解释?古朴的界面,粗粝的排版,暴力的关注系统,聊胜于无的图片,令人尴尬的链接和英文消息,这些都不能当做自我麻醉的借口。多年不曾更新,在逻辑上早已与 Android 当前版本不合的官方客户端更是乏善可陈,虽然非官方入口多少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但不统一的入口显然不能带来统一的体验,遑论这是新用户入坑的难题。 然而,且不说饭否并没有专职团队负责产品,即便有,以上问题也不该是最优先解决的。问题很简单:把产品细节做好,就能带来更多用户吗? 相比产品,多年的运营疏失才是饭否如今的痼疾。无法让这一老牌轻博客重获新生的话,无论汤熨、针石还是火齐,都只能是锦上添花,改变不了日渐衰落的「司命之所属,无奈何也」。 屠杀饭否人 饭否想要快速获取(哪怕不多的)用户,一定要从运营始,而非产品。运营的渠道,对于饭否来说,最好的选择有二:微信,以及微博。微信上,饭否相关内容有饭否老用户经营多年的「精选君」以及前饭否团队成员精心打造的「太空语录」,二者都是优秀的微信公众号,有不错的流量和相当规模的粉丝,也陆续为饭否带来了不少新鲜血液。如果有心饭友能继续打造风格更鲜明、立场更直观、更能代表饭否的微信公号,想必对饭否也会起到一定的宣传作用。 而作为一名饭否用户,对微博则并不能如此轻描淡写地讨论——就算排除微博趁饭否之灾崛起的情绪,饭否老用户对微博的心理多半也是复杂的。这种复杂来源于多个方面: 一,产品风格和运营策略上的差异导致直接的用户分野:虽然饭否实在也不是多么值得称道的产品,饭否用户倒多少有一些逼格自在心中。往大了看,哪个小众社区不这样呢。 二,陌生人社交和熟人社交的转换带来相互的敌视甚至恐惧:在微博遭遇老师同学爸爸妈妈亲友团,吓得我一溜烟就跑来饭否了——为啥不用微博?当然是因为微博不好,绝对不是因为我妈在那儿…… 三,历史恩怨:暂且不讨论微博相关人士在饭否遭难期间起了何等作用,在 2010、2011、2012 三年间,流亡微博的饭否用户普遍有遭受微博「迫害」的经历,这种迫害无外乎降权、禁言、封号等,且多数是毫无道理的,或者说,道理是您的帐号在微博使用了饭否字样的 ID、头像,或者在消息中讨论饭否。当时的微博采用此等运营策略,虽然龌龊,也算决绝。 今天的微博家大业大,自然不再忌惮饭否这位老前辈,已经有了宽容、开放的余裕。而逐渐边缘化的饭否人则没那么容易放下芥蒂,更何况一些微博用户还往往不识趣地从饭否搬运有趣消息拿去微博营销,曾经的 @silver是水果味儿的 抄袭事件便是一例典型。今年年初,伴随着张小龙的饭否信息曝光,汹涌而至的微博观光团一度令封闭已久的饭否人感受到冲击——这种冲击主要是在网速上的…… 然而,或许最令人苦不堪言的,则是这两次灾难反倒带来了饭否用户的两拨强劲增长。这也许是饭否遗老们既希望看到,又不希望看到的。 因此,任何饭否主体在微博进行的营销行为,都势必要考虑到饭否与微博的历史渊源,以及饭否现有用户的情绪反应。假若这一营销行为由个人发起,被指摘为又一桩抄袭事件的可能性便极高;但倘若由饭否官方发起,又未免显得太忘本、太跌份了,好似努尔哈赤宣读七大恨之后突然与明朝媾和,必将令人错愕不已。 如今还能被称为饭否「官方」的人,王兴自然算头一个,曾经就职于饭否的先驱者算第一级,日后义务维护饭否的管理员算第二级,为饭否开发各类小工具及客户端的有爱饭友算第三级。且不说这三级其实有很深的重合,但曾经这些故事的人们,怎么可能不知道如今饭否用户的情绪,又怎么忍心去伤害它? 因此,微博营销这一条路,虽具备可见的高性价比,却是自绝了饭否的后路——如前述,敝帚自珍之情亦是难能可贵,倘若放下节操谈饭否复兴,就有可能陷入新用户不领情、老用户不乐意的两难状态。贸然放下门户之见去微博大肆刷脸,在精神上无异于对饭否用户展开一场血腥屠杀,而屠杀的结果可能是一地鸡毛,为之奈何。 饭否的意义 即便艰难若斯,我们仍然不能低估一个存活了将近 9 年仍有活跃的社区的能量。若谈复兴饭否,四类人的力量都是不可忽视的——热心的饭友,热心的网络大牛,原饭否团队以及王兴自己。 如果乐观估计上述人群能带给饭否的,也许资金、人力甚至产品方向都不是问题。所有人担忧的问题,其实是「饭否能带给我们什么」? 确实,空谈复兴饭否,就好像做一场十分抽象的大梦。即便资金、团队都到位,人们也不需要第二个微博或者 twitter。而假如空洞地说一句「做饭否就好」,那么饭否是什么,饭否是怎样的,饭否应该是怎样的?这些问题,也许没有服众的答案。 数年前,饭否用户 @落小彤(如有记错请海涵)曾经修改歌词《旅行的意义》,唱出自己的饭否理想,并引来一波翻唱热潮。时至今日,在饭否用户群再经几次更迭之后,饭友们对「饭否的意义」还能否产生某种程度的共识?在 90 后逐渐成为饭否生力军、甚至 00 后开始入驻后,「饭否的意义」又该怎样被唱响? 与一场严肃的讨论相比,作为一名饭否人,我更希望能听到如当年一般的,歌声中的答案。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