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与FBI对抗升级:一众硅谷巨头为何高调驰援?
另外,欧洲政府也不相信硅谷能够保证隐私信息不落入美国政府之手,他们对美国科技公司也开始不信任。英国正在考虑对监控立法作出调整,去年新议案遭遇外界批评,原因就是它没有澄清外国企业是否会被要求提供加密信息的访问权限,英国显然也是想对硅谷巨头的加密信息进行访问确定法律依据。最棘手的是,在欧洲的政治文化与美国类似,执法部门也普遍会依靠私有领域的合作来获取调查数据,加之西欧面临的反恐形势则可能让当地政府要求硅谷巨头提供数据的要求越来越强烈,苹果若向美国政府提供数据,硅谷互联网巨头或许很难抗拒欧洲其他民主国家施加的压力。 可以说棱镜门事件发生之后,硅谷科技巨头的隐私安全形象已经遭遇到冲击,无论在个人层面,或者政府层面,均设立屏障采取一种不信任的态度,硅谷要重塑正义形象,无疑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它更需要一次大事件来体现其对个人隐私保护的坚定决心以及对本国政府决不妥协的坚定立场来让用户信任重回上升轨道。因为一旦苹果为FBI开后门,那么在其他国家,苹果没有理由拒绝任何一个国家政府要求监控的诉求。那么苹果的遭遇自然也会波及到其他互联网巨头身上,对它们而言,用户不信任会极大的波及其核心业务与用户增长以及稳定性。这也算一次科技巨头抱团展示态度,防患于未然,同时以这样的态度去抗拒欧洲其他民主国家未来可能施加的压力。 缓解硅谷日益加重的矛盾冲突 在外界的印象中,硅谷的神奇之处是,它吸引全球最优秀的技术人才来到这里,诞生了微软、苹果、谷歌、facebook这样市值数千亿美元的全球科技巨头,涌现了乔布斯、拉里·佩吉、比尔盖茨、扎克伯格、卡拉尼克、艾隆马斯克等数代科技传奇人物。但事实上,互联网科技新贵在不断崛起的同时,但矛盾与贫富悬殊在这里也表现的尤为强烈。 但随着硅谷越来越多的巨头诞生,科技新贵收入水平与当地普通民众的收入形成了巨大的悬殊。有调查数据显示出,硅谷科技行业的平均收入处在全美最高水平,远远超过非科技行业人员收入,是旧金山中低收入人群的数倍。这种贫富差距也往往导致硅谷许多普通民众对科技新贵的敌视。这种敌视也与当地人的利益与生存相关,因为高收入群体的快速增长不仅抬高了当地的生活与消费水平与成本,许多普通民众甚至原住民由于收入跟不上当地科技新贵只能黯然离开,这导致在过去数年,旧金山地区针对高科技公司的游行活动不断增加,参加的队伍人数和社会团队也在不断扩大,抗议的矛头直指那些科技公司。 科技新贵的挥霍与推动宽松的移民政策的立场,一向得不到硅谷当地普通民众的支撑,而唯有确保用户隐私政策获得了当地多数普通民众的支持。前面提到,诸如Google和Facebook这些大公司,其本身的业务模式也都是基于用户隐私数据的推动,而西方用户向来有注重个人隐私的传统,这是科技公司开展商业营收的底线,科技公司和用户间的信任关系是整个业务的核心,而硅谷科技公司也急需树立一种站在硅谷普通民众的立场来弱化本已激化的本地的矛盾冲突。在所有被调查的组织机构中,受访者最信任美国社会安全管理局,但亚马逊和苹果的得分都要超过美国国税局。 硅谷巨头其实怕的不是偶发性的政府部门的突袭,而是蓄谋已久的计划 美国FBI的立场却也在让它们解决社会问题即反恐与维稳,并试着让其成为美国综合国力的一部分,扩展其国家安全防线与获取维稳与监控所需的技术与政策筹码。但科技巨头必然需要考虑到未来的世界,用户安全与隐私对他们业务发展的重要性,随着VR、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迅猛发展……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智能设备将会进一步解放人类,使得它们可以模拟人脑进深度学习,这关于科技的未来,也关乎用户的数据隐私安全与人身安全。 苹果的主要斗争对象是FBI,最终结果将决定其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复杂程度,硅谷巨头其实怕的不是偶发性政府部门要求开放后门的突袭,怕的是蓄谋已久的计划以及后续的接二连三的连续大招,试图瞬间摧毁其心理防线,比如说据外媒报道,由于 Facebook 表示将加强WhatsApp 的加密技术,也已经被美国政府机构盯上了。所以从这个意义上看,它们是一根绳上的蚂蚱,抱团反击,形成合力,或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作者:王新喜本文未经许可谢绝转载,我的微信公众号:热点微评(redianweiping)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