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信周厚健: 欧洲杯最大“黑马”掌门人
虽然周厚健为国内同行在芯片领域敲开一个口子,迫使外企的芯片利润被砍掉不少,但日韩等外资企业早早布局上游液晶面板,甚至连模组等核心器件也包揽了过来,留给中国彩电企业似乎只有一些诸如套机壳、拧螺丝的低利润业务。 2005年前后,国内液晶电视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更换阵地的日韩企业依旧是最大的受益者,国内企业则只能跟跑。新一轮的技术战中,周厚健再次奋起直追。他坚持研发海信人自己的液晶模组,把上游产业链硬生生又啃了下来。 2007年,国产第一条液晶模组生产线在海信的生产车间投入运营。2009年,海信又成为国内第一家牵头LED背光国际标准的制定者,使得国内同行在LED面板时代拥有了更高的话语权。 常年坚持在技术方面烧钱,源于周厚健长期战略定位。“技术和质量是桶底,其他因素都是桶帮,没有桶底,桶帮再高水平也是零。” 高投入的技术研发回报巨大。权威调研机构中怡康2016年发布的彩电市场数据显示:海信平板电视以17.98%零售量占有率高居榜首,这是海信从2004年坚持科技制胜战略以来,连续13年占据中国平板市场第一位。 “当你超过别人一点时,别人会嫉妒你;当你超过别人一部分时,别人会羡慕你;当你比别人超过一大截时,别人会依靠你。”周厚健说。 华尔街日报发表一篇《海信剑指美国电视市场》的文章,以海信作为案例,介绍了中国企业在海外形成的“全球化制造”新趋势。 《华尔街日报》记者总结,“中国企业在海外目标消费市场周边建设制造中心,形成新的供应链优势,为全球化扩张助力,已经形成全球化制造新趋势,海信正是其中的代表。2个月内的巨变,实际是中国效率出海的体现。” 海信成功出海背后,离不开周厚健极致的工匠精神作为支撑,这是周厚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成果。 在日本考察期间,周厚健曾遇到过一件让他很有感触的“小事”。 “我在日本买了一个瓷器工艺品,上面有很多花瓣,包装之前是没有任何问题的。日本的包装特别讲究,一层一层的包,快要包好的时候,售货员突然听见里面有点声音,他就一定要拆开检查。” 周厚健回忆,他并没有听到有声音,但对方非常坚持,一定要检查,结果发现有一个很小的花瓣松动了。对方就说这个东西不能卖了。后来在周厚健坚持下,对方同意并且打了一个很大的折扣。 这件事令周厚健感慨颇多,这之后,他对产品的态度达到了近乎苛刻的地步。他曾先后考察日本100多次,对于制造业的每一个环节,都有精准的把握。手下的员工“痛苦”地表示:“技术上的问题,根本没有办法骗过周董,他是最大的产品经理。” 当时的智能电视基本停留在炒概念阶段,各家厂商起的名字也是五花八门。消费者一头雾水,厂商也是摸着石头过河。 周厚健深知“简单”才是智能电视的要义。在这之前,智能电视经常被误以为高深难懂的科技品。 2012年,海信在海外并购上加大了高科技产步伐,一个加拿大做IOS开发的公司被周厚健收入囊中。海信的电视智能化进程大大提速。 2013年4月,酝酿许久的智能电视VIDAA TV问世了。“VIDA”源自西班牙语,形容一种丰富多彩的生活。海信电视赋予其新的内涵:智能、简单、精彩。 一向低调示人的周厚健罕见地走到台前为其代言。这款产品的诞生被评论者视为当年“最接近互联网思维”的电视产品。 周厚健更坚信,技术是世界进步的推动力量。对于当下互联网企业发动的价格战,周厚健的态度很简单:不跟随。“我不跟他,一跟就进入了他的逻辑,死定了。” 周厚健称,海信要有互联网精神,做电视对别人可能就是一顿饭,但对海信却是一条命。 在创建VIDAA智能电视系统之初,周厚健就有了发布VIDAA互联网电视品牌的计划。VIDAA系统从2013年发布至今已完成4次迭代升级,今年6月16日,海信发布VIDAA互联网电视高端品牌,将国内智能电视再次推上新高度。 周厚健很清楚,这对于国内多年来积累的面板和背光技术而言无异于灾难,屏的核心组件将可能再次被外国企业控制。面对竞争对手气势汹汹的进攻,周厚健的战略是:技术的问题,只能靠技术去解决。近40年,中国企业就是被外国技术牵着鼻子走,而这个鼻子,就是“屏”。干脆,周厚健直接绕过“屏”,自己打造一个新体系。 “OLED的初期良品率低、可靠性差,成本高昂,要想大规模占据这个市场,我觉得它5年内很难有机会。”周厚健说,“如果我们在画质上达到或超过OLED的水平,成本又比它低得多,就能维持目前的格局,寻找再一次的机会。” 2014年,海信ULED电视在周厚健的督战下研发成功,并推向市场。海信在美国高调发布ULED,直接与OLED抗衡,同时,集团向全球同行输出该技术,带动整体显示水平提升。 东南大学显示技术学院的评测数据显示:ULED画质综合性能可媲美OLED,而价格只有其四分之一。对于OLED和ULED谁胜谁劣,业内口水不断,市场也尚未给出最终的答案。 但对于海信而言,因为ULED的横空出世,周厚健将有更大的底气联合同行阻击面板产业OLED的更迭速度,给中国企业留下成长的时间;甚至跳过OLED技术,直接迎来激光影院代表的无屏时代,让外企攫取高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