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在悄悄模仿你的脸
络赌博、网络诈骗等违法犯罪分子为逃避警方打击,会通过支付平台进行多次资金转移。在此过程中,很多账号会被平台识别、限制支付,甚至封号。 由于这些账号大多是“黑号商”“黑卡商”通过非法手段“养”出来的账号,并非用户本人,所以被封号后无法通过平台人脸识别的解封账号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不法分子如果弃用被封账号,就会受到损失,从而催生了“帮助解封账号”这一“市场刚需”。 于是,犯罪嫌疑人欧某、符某等人发现这一“市场需求”,便在网上大肆发布广告,声称能够通过模拟人脸识别技术,解封被冻结的网络账号,每单收取300元到700元费用。 截至被抓,欧某等人获利20余万元。 技术谜题 可是,犯罪分子究竟是如何“变”出一个用户头像,并且还能按照网络平台的要求进行眨眼、转头等动作,从而实现解封的呢?
网安民警深挖扩线,最终解开了以符某、欧某为首的犯罪团伙的“技术谜题”。他们是通过“黑号商”“黑卡商”非法获取账号实名认证信息,然后通过应用软件合成3D动态头像,最终绕过平台审核解封账号。 0年6月,江苏南京警方成功端掉上文所说的这个使用AI人工智能技术,模拟人脸动态图像,解封网络账号,为跨境赌博等犯罪产业链提供上游技术支撑的犯罪团伙,共抓获犯罪嫌疑人11名。 截至目前,犯罪嫌疑人均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案件正在进一步侦查中。 网警有话说 网络时代,民众将越多的个人信息暴露在网上。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1、广大网民应当加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以防止骗子利用AI技术掌握大量个人信息并对人物性格、需求倾向等进行刻画,从而有针对性地实施诈骗。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