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揭秘:击败李世石后,AlphaGo 的下一步是什么?
Hassabis:不,我的意思是,关于智能手机助手是什么样,《她》只是一种盛行的主流观点。我只是觉得,我们会想要让这些智能手机助手之类的东西真正变得智能、理解上下文、对于你要做什么有更深的理解。现在,大部分这样的系统都极为脆弱——一旦你偏离了预先编程输入的模板,它们就完全变得毫无用处。所以这意味着让它们变得真正可以适应、变得灵活、也更稳健。 The Verge:为了改善这些,需要有什么突破? Hassabis:我们可以的,只不过我觉得你需要一个不同的方法。再说一次,这是预编程和学习的二分法。目前基本所有的智能手机助手都属于特殊案例和预编程的,这意味着它们很脆弱,因为只能做预编程写好的事。然而真实的世界非常混乱,用户们也会在你无法提前知晓的情况下,做着不可预知的事情。我们对 DeepMind 的信念是,这也是最根本的原则,通往人工智能的唯一道路,是从地基开始打起,而且变得通用。 The Verge:AlphaGo 从学习很多游戏模式过程中顺利起飞,这对于智能手机怎么使用呢?它的输入是如此的多变? Hassabis:是啊,所有得有上万吨的数据,而你可以从中学习到很多东西。事实上, AlphaGo 的算法,我们打算在未来几个月尝试的是,摆脱监督式学习的出发点,让它完全自我发挥,从一无所有的状态开始。它会需要更长的时间,因为当你采用随机方法的时候,其中的审查和错误会需要更多的时间训练,也许是几个月。但是,我们认为有这个可能性,让它从纯粹的学习中起步。 The Verge:是因为算法现在能达到的程度,所以你认为这是可能的么? Hassabis:不是的,我们本来可以这样做的。它不会使得程序更强大,它只是做着纯粹的学习。所以会有一些非监督的部分。我们认为这个算法能够在非监督的状态下工作。我们去年做了 Atari 游戏,在像素的层面玩游戏,而不会受人类知识的禁锢,它会在屏幕中做一些随机的动作,开始游戏。 The Verge:对于 Atari 游戏来说更加容易,是因为失败的状态更加明显么? Hassabis:的确更加容易,因为分数更有规律。在围棋中,不管最终赢得还是输掉比赛,你也仅仅得到一个分数。这就是所谓的信用分配问题(Credit Assignment Problem):这个问题是,你在围棋中走了几百步,但不知道具体哪一步会为最终的胜利或失败负责,其中的信号非常微弱。而在大多数的 Atari 游戏中,所做的大多数事情都会给予分数,所以就得到了更多的面包(奖励)去仿效。 The Verge:你可以给个是时间表么?当这些事情开始给手机市场带来显著性差异的时候。 Hassabis:我认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会开始看到它。我的意思是,它在开始的时候是非常微小的,只有很小的部分会工作的更好。也许在未来的 4 到 5 年,甚至 5 年更多,你可以看到在功能上大的变化。 | 为何 Google 的支持非常重要The Verge:你确定了未来各种各样的可能性,而这件事是和 Google 联系在一起最明显的事情。 Hassabis:是的。 The Verge:你有没有得到任何指示,这些事情被期待如何纳入到 Google 的产品路线图或商业模式中? Hassabis:不,在如何最优化研究进展方面,我们有很强的主导权。这是我们的使命,也是为什么我们加入了 Google,这样我们可以给研究进行涡轮增压。这是发生在过去几年的事情。当然,我们实际上也致力于很多 Google 内部的产品,但是他们是非常早期的阶段,所以还没准备好公布。当然我认为智能手机助手是非常核心的,我认为 Sundar Pichai 已经对此谈了很多,这是 Google 未来的核心。 The Verge:Google 有另外的举措,例如 Google Brain,它推出了机器学习的特征,像 Google 图片搜索和其他面向用户的东西。 Hassabis:是的,几乎无所不在。 The Verge:你的公司和 Google Brain 有互动吗?你们有没有重叠的部分? Hassabis:当然,其实我们是非常互补的。我们每周都有交谈。Google Brain 主要致力于深度学习,他们也有非常卓越的工程师 Jeff Dean,所以他们已经铺开到公司的各个角落,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发明出了令人惊喜的 Google 图片搜索。他们正在做着现象级的工作。另外,他们的团队在山景城,所以他们离产品团队更近,他们的研究周期也更像 12 到 18 个月。而我们有更多算法开发的工作,我们倾向于为需要两三年研究的事情做研究,而且不需要在开始的时候就有直接的产品焦点。 The Verge:Google 对 AlphaGo 的支持有多重要?如果没有他们,你们是否能做到? Hassabis:这是非常重要的。AlphaGo 在比赛中实际上并没有使用那么多硬件,但我们需要大量的硬件来训练它,做各种不同的版本,并让他们在云端互相比赛。这需要相当多的硬件才能高效完成,所以如果没有这些资源,在这段时间内根本无法完成。 | 不看机器人,关注科学的进展The Verge:让我们来说说机器人。我平时在日本,并倾向于认为日本是机器人的精神家园。我现在在日本看到的机器人以两种方式使用。我们有像发那科这样的工业机器人,有一个确定的目的做着让人惊讶的事情,也有像软银 Pepper 那样的迎宾机器人,尽管使用有很大的限制,但他们在很多方面都是野心勃勃。对于这个领域现在的状态,你有什么想法?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