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在2017微信公开课PRO版演讲实录和微信数据报告
2012年5月23日,当时我在朋友圈里发了这样一条消息,PC互联网的入口在搜索栏,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在二维码。当时是公众号还没有发布,我们只是在构思公众号这样一种东西,这个其实反映了PC时代和智能手机时代很大的区别。PC时代我们通过网站来获取服务,确实,我们要先找到这个网站,所以搜索框在当时特别重要,但是在智能手机时代,我们要获取服务的话,更多的是跟线下有关,跟线下有关的服务其实就目前手机技术的实现来说,可能通过扫二维码是最简易的一种方式,跟周边产生联系,并且获取服务。所以二维码在微信里的重要性一直都很高,从添加好友到订阅公众号等等,它都是微信里的一个基础入口,扫一扫也是微信里一个非常非常基础的功能,扫一扫甚至变成了微信去触达周边的一个最基本的方式。 刚才我们通过从PC到互联网到智能手机时代的回顾,以及企业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提供服务的一个回顾,看到小程序对应过去互联网的网站服务,只不过它在智能手机里我们希望不是像过去的网站那样原始的体验,我们希望它以一种更好的体验出现,所以我们定义了小程序这样一个东西出来。本质上来说,我们更希望在智能手机里用户可以更快捷的获取服务,但是他的体验又比网站要好很多很多,同时他的麻烦程度又比他去下载一个APP要好很多很多,它不像下载一个APP那么麻烦,这个就是小程序的定位。 8、关于小程序,大家关心的几个问题 后面这一段时间我会列出几个大家关心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小程序的入口在哪里? 小程序在微信里是没有入口的,很多人看到微信开始内测小程序,大家说这是一个新的机会,我们应该第一波上去,去获得一些流量上的红利,但是那就非常遗憾,公众号在微信里面其实也没有入口,一个用户如果没有订阅过任何一个公众号,他在微信里面找不到这样一个入口,小程序也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没有去运行过任何一个小程序,他在微信里也是找不到小程序的入口。这跟之前提到的一些产品理念相关,在微信里我们一直在倡导去中心化的结构,所以你到现在都不可能看到在微信里会有一个订阅号的入口,里面有一个分类,有排序或者有推荐这样的东西存在,这一点从公众号的第一步就坚持是这样的,这个对公众号平台带来了很大的好处,因为当微信没有这样一个入口的时候,所有提供公众号服务的企业他们会想办法把自己的二维码铺到所能够铺的地方去,那就真正实现了公众号的入口其实不是在微信里面,而是在二维码里。如果是我们有一个基础的入口的话,那大家可能抢夺的都是微信里的入口,如果我们有推荐的话也不是一个好事情。 我们的推荐就会变得有更多人订阅。 所以对于小程序来说,可以想象一下未来的小程序用户更多是从哪里去启动它?我们更多的是希望小程序的启动来自于扫二维码。前不久跟一个合作伙伴的公司在聊这个话题,他们希望能够知道小程序的发布时间,好做一些准备。他们提出一个场景我觉得特别的切合,他们说现在汽车票其实没有电子化,所有人去坐汽车的话必须要去汽车站现场去买一张票,这是一个很痛苦的过程,你要去排队买票,然后再去坐车,他们希望用小程序来解决这个问题,只需要在每一个汽车站立一个二维码,所有到汽车站的人扫一下二维码就启动购票的小程序,然后直接通过小程序来买好票,这样售票窗口就不用存在了,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贴合小程序的想法。 这样的想法会有很多很多,昨天跟我们小程序这一块的同事在聊,他们说有人做了一个小程序特别方便,是在公交站里面等公交站的时候,想要知道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这个时候只要扫一下公交站的二维码,启动公交站的小程序就可以看到下一班车什么时候来,这也是特别典型的一个小程序的场景。 所以至少在前期我们会更多的鼓励小程序以二维码的形式出现在每一个地方,就像公众号的早期一样。 第二个问题是,会不会有一个类似于小程序商店的地方,可以去下载小程序? 其实是不会有的,大家可以推理出来,我们没有下载过程,所以不存在一个应用商店去下载。但是大家会说我想在里面去浏览,去找一些小程序,查找是另外一回事,搜索是另外一回事,但是我们并不会存在一个小程序的商店,所以我们也并不会像外界所猜测的那样,做一个APP的分发想法。从一开始我们就没有这个想法,就像公众号从来不会有一个公众号中心,里面可以分门别类列出所有的东西出来,不会有这样的东西,我们认为应该没有一个中心入口,是去中心化的形态,所以我们也不会做小程序的分类、排行、推荐。 关于推荐大家可能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大家可能会认为为什么不把用户感兴趣的一些东西推荐给他?其实我们也可以把这个想法用到公众号里,我们不会做这样的事情,将来也不会做这样的事情。 在微信里我们曾经考虑过对机器推荐和一个人的社交推荐的差异,朋友圈其实是类似于社交推荐,你每天会在朋友圈看到很多的文章,你的朋友其实起到了一个推荐器的作用,使得你不用依赖系统的推荐。如果我们系统来做可能没有你的朋友们做得好,因为系统不会给你推荐一些你没有接触过的东西,系统只会强化你接触过的信息,并且不断地去学习你的历史,往你的历史方面继续推荐,但是你的朋友可能在朋友圈里面说,某一部电影很好看,那你会因为你的朋友去看了这部电影而去看这部电影,机器是无法理解这一点的,机器只会采集你过去看过的电影,然后把你看过电影的类型整理出来,认为你就喜欢这一类型的电影,但是你朋友推荐的电影可能是你完全没有接触过的电影形态,所以微信里更多是依赖于社交推荐。小程序这里也是一样的,你可能会使用千奇百怪的小程序,但是我们不会因为你已经使用了一款,比如说学英语的小程序就反复给你推荐学英语的小程序,这个话题也不在这里展开了。 第三个问题是小程序与订阅号的关系? 相信很多人会关注这样一个问题,如果我们做一个公众号,我们会收获到很多的订阅用户(即粉丝),并且大家会从粉丝数来判断自己这个号的价值,但是小程序不会像订阅号,所以如果你做一个小程序,不能依赖于我的目的是要收获多少粉丝,粉丝并不意味着访问量,并不是说你有足够多的粉丝你就有足够大的访问量。大家可以回想一下刚才的例子,在PC互联网时代,你访问一个网站并不需要你成为这个网站的粉丝,并不需要你去订阅它,如果所有的网站需要你订阅了才能看它的信息的话,网站可能早就已经死掉了,所以对于小程序来说也是一样的,它只有一种访问的关系,而不是一种粉丝的关系,所以它跟公众号从本质上来说是截然不同的,小程序不是一种公众号,它是一种新的形态。 第四个问题是小程序能不能推送消息?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