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公司谨慎求生 借道微信就绕不开腾讯设立的关卡
在微信生态中,那些想要和微信互利共生的创业公司必须学会小心行事。上述三家公司和腾讯直接投资参股的创业公司不同,它们以挑战者的形象出现。然而初创产品即使不成长于微信生态,只要寄希望于借助微信生态的流量,同样绕不开腾讯的关卡。 巨头阴影下,创业公司谨慎求生 和中国一样,美国的创业公司也面临着相似的处境。社交巨头Facebook养活了一大批生态公司,同时也通过“抄袭”和收购消灭潜在的挑战者。 在Facebook14.5亿用户基础上,一些公司找到了创业机会。对于它们而言,Facebook不仅是个应用开发商,也是广告、品牌消费、求职服务、电商、游戏等新业务孵化的温床。 这些创业公司的发展前景,跟Facebook的发展息息相关。但是对于潜在的对手,和腾讯投资参股的策略不同,Facebook更倾向于全资收购。 2012年,Facebook花10亿美元收购了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2014年,Facebook以190亿美元收购即时通讯应用WhatsApp;Facebook还曾试图以33亿美元收购照片分享应用Snapchat,但遭到了拒绝。 有外媒报道,Facebook通过一个叫做“早鸟”的内部数据系统,跟踪那些还处在生长期、却已具有潜在威胁的竞争对手。该数据库源于Facebook 2013年收购的一家创业公司Onavo,后者让Facebook了解用户在手机上做什么。 如果收购不成功,Facebook则通过推出与其类似的服务,凭借资本和资源的优势压垮对方,扼杀下一个Facebook的生存空间。 这似乎是赢者通吃的互联网江湖不变的法则。已经牢牢占据中国线上社交市场的腾讯,也面临着如何巩固自身优势地位的焦虑。和Facebook相比,虽然腾讯更为克制,但对于可能威胁其核心业务的挑战者,腾讯依然不会手下留情。 当这种影响力通过行业头部公司发挥作用,则会对行业产生影响。最典型的是美团全资收购摩拜。根据相关报道,由于腾讯同时是美团和摩拜的最大股东,在收购前的谈判中,任何方案只有获得腾讯的支持才能通过。最终腾讯拒绝了滴滴的收购,美团将摩拜收入囊中。腾讯的选择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共享单车行业的走向。 腾讯通过强化微信的地位,加上激进的投资,拉起了一张巨大的线上网络。每一个参与互联网创业的玩家,都将或多或少感受到这股压力,这是它们必须面对的风险。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