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测宝华Bowers Wilkins以及手机游戏的价格是多少
B&W在P5产品介绍中强调了长期佩戴的舒适性,作为一款这样尺寸的头戴式耳机,它的单元是夹在耳朵外的而不是包耳的佩戴形式。由于耳机设计时还考虑到被动降噪的功能,所以头架向内的压力还是相对较大的。好处是更好的密封性、更好的听音效果、佩戴更为稳定,不足是耳朵确实还是会被压的比较疼,尤其是戴眼镜的用户会深受其害。总体来说,P5的羊皮触感确实不错,但佩戴舒适度一般。 B&W P5耳机和B&W大多数数码周边音频产品定位一样,在外观上它们有比较独特的设计风格,做工上也不惜成本,外观上看上去非常精致,这点上与BOSE的耳机和音箱形成比较鲜明对比。虽然都以苹果店作为主要展示渠道,B&W耳机又与Beats风格明显不同。P5这款2000元左右的耳机的声音表现又是什么风格?整体素质如何呢? 这次使用的P5耳机原主人已经使用过一段时间,我们又对这款耳机煲机超过200小时。测试时以便携式音源为主:包括iPhone 5s、iPod Classic、vivo Xplay等。Monitor 03 US、幻想曲DA解码器、HP11耳放等作为参考。似乎对于P5这样定位的耳机找不到很好的对比对象,我们会简单参考AKG Q701、创新Aurvana Live!等耳机。 整体印象:在iPhone或iPod Classic上,P5表现不错,中频、人声表现非常饱满,表现出了明显比Aurvana Live!、漫步者H840等耳机更高的水准。它的高频部分向上的延伸似乎专门有所限制,让高频并不是很亮,这又要比Auvana Live!稍差。P5在便携音源上也可以保持中性偏柔和的声音风格,声音相对均衡,尤其中频和低频在便携播放器上有令人深刻的印象,而高频略暗一些。 高频表现:B&W P5的高频并不特别明亮,高频向上的延伸比较一般,不过作为一款如此小体积的封闭式耳机,声音并不显得特别干涩,而始终表现的相对柔和。并没有传统封闭式耳机那种犀利的瞬态。 与Q701这样的耳机相比,它的解析力自然要差了一些,P5高频的瞬态表现的差距最为明显。不过在xPlay或IPC这样的音源上,P5同样表现出不错的素质,甚至在中高频部分的动态还要稍好一些。不过,我们认为在xPlay下 P5的表现会明显更好,高频虽然没有那么开阔舒展,但却内敛柔和。 中频表现:P5的中频在搭配iPhone、IPC甚至xPlay时就有相对不错的表现,但如果听过它在03 US或解码器上表现,就知道它仍然不是一款特别容易被驱动的耳机。它在iPhone和IPC下反而表现出比xPlay下更为厚重一些的中频,而在xPlay下声音则比较内敛细致。从解析力到动态,以及中频的厚度、形态来说,P5的表现还是要强于Aurvana Live!等这样级别的耳机,而我们也很难找一个2000元级别的耳机和它对比?例如K702、Q701等等,它们在iPhone上的表现显然会过于清淡,整体听感应该还不如P5,惟一的优势恐怕是解析力稍好。 低频表现:P5的低频在IPC上量感充沛,iPhone5s下低频的解析力似乎有所下降,但仍然有偏浓重的风格,对于流行音乐来说有足够好的表现力。在xPlay下,P5的声音反而明显收敛,整个低频的解析力明显提升,量感却有所下降,声音柔和细腻了不少。声音也显得更为均衡,不过动态反而不如IPC下好。 搭配桌面音源:如果我们使用Monitor 03 US甚至HP11等作为参考的话,那么P5恐怕并不是一款特别容易驱动的耳机,它在便携音源上表现的柔和一方面也说明它在动态上还表现的不够好。当然,这是以两类不同音源为标准来看的。更换了更好的桌面音源,P5的整体声音动态会有明显提高,在耳放下它的低频还会表现出不错的气势。 总结 B&W P5是一款小体积,外形特别的封闭式耳机,与传统封闭式耳机相比它的声音并没有那么死板,而瞬态也并不那么凌厉,高频的素质也相对是它的短板。与Q701、封闭式的K271 MKII相比还要偏弱一些。不过在大多数音源,尤其是智能手机上,P5的声音表现的均衡、偏柔和,中频饱满,人声表现是它的特长,整体来说它比较擅长于搭配便携音源使用,但如果搭配更好的音源设备它还有不小的潜力。P5的风格相比Betas来说当然更为均衡,虽然从价位来看仍然难与传统HD650、K701等耳机素质抗衡,但在专属于智能手机配件的前提下,P5确实也有较高的素质和相对传统高端耳机的优势。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