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穿戴“玩具化”,但消费者还是会为小米手环买单
在本年的智能穿戴市场上,有一个单品表现很亮眼——真无线耳机(TWS),一路上扬的出货量严重威胁到了有线耳机。 这对硬件商其实很有象征意义,不一定要把手环和手表做微缩版的手机,搞一个万精油出来。 在单一功能上,专注于单一场景下单一传感器的精度,其实对于消费者来说更有吸引力。 在硬件领域,平板的存在感越来越弱,背后是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强,设计也在覆盖平板。 苹果平板在下降大潮中逆势反升,是因为Apple Pencil这一个功能戳到了“创意阶层”工作者的痛点。 但是智能穿戴不论怎么做,也威胁不到目前手机的地位,因为它们只是手机的尾巴,而且是壁虎的尾巴,对于消费者来说,是分分钟可以舍弃的存在。 人可以不吃鸭脖子,但是不能不吃白米饭。 2.不要只做手机尾巴,注重与手机之外的新兴设备的互联和数据共享 所谓智能穿戴,因为价格和功能精度有内在的矛盾,让其只能成为手机的附庸,日渐“玩具化”,高端产品只对高收入人群有吸引力。 但是这不代表绝对跳不出“彭罗斯悖论”,因为除了做手机尾巴之外,硬件厂商还可以选择做其他硬件的“手足”。 毕竟除了手机之外、游戏主机、PC、甚至kindle、VR眼镜都对人体数据有需求,想象一下恐怖游戏根据人体的心跳、血氧来决定之后出现什么怪物会更吓人的场景。 当前的智能穿戴厂商,带很大程度上被手机以及健康这两个智能穿戴最初捆绑的概念所禁锢了,从而丧失了产品形态的想象力。 3.亲子联动功能的家庭款硬件被大厂长期忽视 在智能手环(手表)悄然兴起的时候,有一个领域却正在闷声发大财而不为人所关注——儿童智能手表。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