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砸钱深挖潜力 动漫、音频、游戏重构IP新玩法
从过去简单的依靠传统音乐生产和版权方输血,进入自己独立创造自己的IP。这使得过去扼在网络音乐脖子上的枷锁被打开。网络音乐走出了过去的播放器式的工具形态,更以自己“别处没有的内容”,最大限度的激发起了用户黏合度。 网络游戏:后IP时代的治疗方案 超级IP热几乎在所有的网络文化领域都在发酵,特别是《鬼吹灯》、《盗墓笔记》、《何以笙箫默》、《琅琊榜》等大热网络小说改编的影视作品陆续在2015年和观众见面之时,无论是网络视频还是传统影视制作,均掀起了一股抢购来自网络文学超级IP的热潮。原创文学网站阅文集团CEO吴文辉就称,2013年之前,网络小说堆在一起没有人买,2014年后开始慢慢卖出,如今已经基本卖空了。 然而,在最早发作IP高烧的网络游戏领域,却在2015年承受着来自IP热的副作用。乐动卓越CEO邢山虎、巨人网络总裁纪学锋均发出警告,现有的一万多家游戏内容提供商最后存活率将可能不到百分之一——尤其是过度依赖IP的移动游戏厂商。 据泛娱乐数据服务商DataEye公布的2015年10月数据显示,新上线移动网游使用IP的比例约48%。高度IP化的根源在于有数据显示,有IP的手游下载转化率是无IP游戏的2.4倍,收入是无IP游戏的两倍。但问题在于,急功近利的中小游戏厂商来不及深挖IP底蕴。“随着手游生命周期的日益缩短,整个行业对IP的需求也日趋旺盛,不少公司的年度‘产品线’会被塞入十几款甚至几十款不同IP的游戏。”盛大游戏CEO张蓥锋直斥这种IP风潮下的畸变。 对于一贯重视IP的网络游戏行业来说,这一幕正是10年前客户端游戏和5年前网页游戏的重演,而这些“IP综合征”此刻也在网络视频、网络音乐、网络动漫乃至IP的发源地之一网络文化行业中浮现。 对此,主流游戏厂商纷纷开出了自己应对后IP时代各种不良反应的药方,如网易,其兴盛十余年之久的西游系列游戏,可谓游戏界里的IP常青树,而网易董事局主席兼CEO丁磊在解读这些游戏为何在2015年间能在端游、手游等多个领域取得佳绩的时,就指出,尊重每一位游戏热爱者的意见,并及时跟进调整游戏内容,是网易游戏的发展和生存之本。 从IP本位向玩家本位过渡的,并不仅仅是网易,如盛大游戏就提出了一个“IP迭代”的运营思路,即围绕该公司《热血传奇》、《传奇世界》、《龙之谷》等知名游戏IP,以文学、影视、动漫等不同形式开始了这一运营思路的探索。同时,对老牌IP的挖掘与重塑也已展开,如2015年春夏季在优酷土豆上播映的大热网剧《仙剑客栈》,其背靠的就是同名单机游戏《仙剑客栈》,以及曾在游戏和影视剧上收获亿万粉丝的《仙剑奇侠传》,并在网剧大热之时,顺势推出手游版《仙剑客栈》,形成了一个在仙剑原有世界观不变的粉丝喜好基础上的,再次深挖和文创产品矩阵。 后IP时代的游戏产业,对于IP的依赖表面上并没有减弱,但实质上则呈现出通过对IP的深挖,来真正创造一个独特的内容生活链,依靠IP,而不依附IP,也让国产游戏,真正有了跳出过去山寨游戏和无创新的机遇。 尤其是在技术实力无法真正和国外游戏产生差距,并有所落后的状态之下。 结语 在经历了整个网络文化产业集体为IP疯狂,并席卷传统文化创意产业的2015年之后,是时候慢下来思考一下如何让手中IP有更多的掘金点,而非一味只靠IP广告效应来吸引粉丝,并最终被失望的粉丝所摒弃了。 动漫、音频和游戏只是网络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部分,尽管看似不如网络文学和网播剧那般疯狂,却因为其对IP的重新解构和创新,演绎出了一条可以指导整个文创产业IP运用之路的轨迹。 即不再单纯成为一个IP的多平台发布者,且更加注重创造自己的平台,以使自己的产业链,不至于因为过度依赖传统文创行业这个内容越发枯竭的上游链条,而形成一个“自给自足”的全产业链。 只是,这个看似停留在网络之上的产业链闭环,却依靠互联网+的契机,正在深刻影响和直接侵入传统文创领域…… 张书乐 微信号:zsl13973399819 新著有《越界——互联网时代必先搞懂的大败局》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