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后用户“悲催”的痛 为何只有球球懂?
对于95后用户来说,游戏本身就是绝佳的自我展现平台。在《球球大作战》中游戏提供了丰富的元素供玩家打扮专属于自己的个性化球球形象,而玩家也用各种搞怪 ID丰富着游戏世界中的社交体验。比如吐槽性质的ID“谁吃我谁是小狗”和自吐槽性质的ID“西瓜”、“炸弹”(当然形象也要配合ID)以及升级版的吐槽 ID像“卧槽别吃我”、“我来喂胖你”、“对不住了大兄弟”等等,不仅给游戏平添许多乐趣,也是玩家对游戏内容的积极参与,颇有些UGC平台的味道。 实际上《球球大作战》的成功已经聚合了一定规模的新生代用户,这也给未来平台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像前面提到的线下电竞活动就是一种。更让人乐观的是,新生代用户也往往会与游戏产品积极互动,他们脑袋中创意无限的想法也可能会给《球球大作战》的未来提供更多可能。 一 位伟人曾说过“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手游市场也同样,新生代用户也迟早会走入社会,成为市场上的主流。《球球大作战》成功 地抓住了新生代用户的诉求,也向主流市场展现了新生代用户不可忽视的地位。可以想象,未来会有更多针对新生用户的产品出现,而如何准确地抓住年轻群体的需 求,也将成为各大厂商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