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答值乎之后 知识付费已来到趋势路口?
但在此前的互联网发展里,“免费”一度成为了主流,从小说到音乐,所有本该有版权的知识和IP,在中国都被互联网的免费大旗盖过。马东表示,现在到了回归传统的时候,用户愿意为优质的内容买单。比如他和奇葩说团队刚完成的语音课程,就在某音频网站上销售火热。 对于知识付费的需求,罗辑思维的CEO脱不花从另一方面发表了看法,她认为移动互联网让垂直化服务和个性化需求成为了可能:“我们现在每一个人拿起手机的那一刻都像极了皇帝,屏幕一点就有自己的御膳房,屏幕一点就有自己的专门美甲师,当然也该有自己的专门老师,可以从诗词歌赋谈到人生哲学……” 需要补充的是,罗辑思维也正沿此方向探索,在“说书”式的知识变现失败后,他们现在推出的“得到App”获得了不错的反响,至少一个叫“李翔”的财经主编,在一个每年199元的付费订阅活动中,短时间赚取了300万,他后续所要做的就是每天更新自己关于商业财经方面的观察和见解。 这一定程度上也能解释罗振宇关于“说书”的变现为何失败——门槛太高,不好规模化,比起“说书”,更多企业喜欢听案例、成功学,不会为人文历史类和非工具类的知识买单,除非你可以实现碎片化——而这些正是李翔成功的原因。 此外,李翔的案例给了“读书人”和“知识分子”等群体另外一种商业变现的可能。如果不是付费订阅,前资深媒体人李翔的变现途径,很可能是开辟一个关于自己的新媒体,然后开始通过广告、软文和打赏的方式获得收入,但比起他现在的方式,差距不小。 实际上,正如百度贴吧之父俞军评价值乎时提到的那样:一方面,付费能激励更优秀的内容产生,金钱提高了知识的生产力;另一方面,用钱评价也提供了一种更高效的信息筛选渠道;这两个条件会不断形成完善的交易市场和生态,值乎至少会成为一个有用的功能。 现在,付费产生内容,用钱评价和筛选信息的条件,已经突破了值乎所在的知乎,分答相关的在行。越来越多的电商平台正在接入,一个大趋势——知识付费的大趋势,似乎已经轰然袭来了。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