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诺基亚十二年老员工,回首诺基亚往事

发布时间:2016-08-08 13:52:06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爱范儿
导读:离开诺基亚已快三年了,作为在诺基亚中国工作了十二年的老员工,至今还很难置信当年如日中天的手机巨人如何在短短的三四年时间就被宣判了死刑。在一片的批判和反思的声音中

4 年之后,诺基亚在与苹果和 Android 的智能手机的战斗中节节败退,大家把罪名归咎于曾经是智能手机开创者的塞班系统,认为塞班已经老态龙钟,无法继续帮助诺基亚赢得智能手机大战的胜利。康培凯前几年所主导的转型工作也没能实现成效,被董事会提前辞退。

机会似乎再一次降临,Anssi Vanjoki 做了最后的努力,但是奥利拉还是没有选择他,而是从微软找来了一个加拿大人埃洛普。结果公布后,Anssi Vanjoki 立即宣布辞职,两次的 PK 失败,已经让这位大将彻底心灰意冷。

anssi_vanjoki

Anssi Vanjoki  图片来自:mynokiablog

选择来自微软的史蒂芬·埃洛普(Steven Elop),我认为多少是因为当时的诺基亚患上了今天中国传统企业普遍存在的互联网焦虑症。被苹果打的手足无措的诺基亚,认为自己没有走上移动互联网的快车道,希望能够来一次破釜沉舟式的彻底改革。

来自微软的埃洛普貌似是一位具有更正宗的互联网血统的变革者。他上任不久就发表了著名的“燃烧的钻井平台”的演讲,认为诺基亚已经病入膏肓,需要刮骨疗伤,方能死而复生。

1

于是,我们看到诺基亚抛弃了仍然热卖的塞班,杀掉了襁褓中的 Meego,拒绝了强势崛起的 Android,孤注一掷地投入了微软 Windows Phones 的怀抱。

Microsoft CEO Steve Ballmer (L) and Nokia CEO Stephen Elop (R) introduce new Nokia phones with Microsoft's Windows 8 operating system at an event in New York, September 5, 2012. REUTERS/Brendan McDermid (UNITED STATES - Tags: BUSINESS TELECOMS SCIENCE TECHNOLOGY) - RTR37IU2

来自微软的埃洛普常常被外界视为“木马”   图片来自:independent

诺基亚在 2011 年的广告主题口号是“不跟随”,看似很有个性,其实是对自己孤身走在独木桥上的写照。2011年开始,对这种“不跟随”主义不看好的诺基亚人,纷纷出走,对埃洛普的路线实行“不跟随”,我也是其中之一。

n9

不跟随,放弃阳关道,走上独木桥

两年后的 2013 年,在“不跟随”的路上摔得遍体鳞伤元气大伤的诺基亚,终于被折价卖掉,而荣归微软继续管理诺基亚手机的埃洛普,似乎是这次让数万诺基亚人泪奔的变故中唯一的受益者。而他这三年多以来的行径,让人无法不怀疑他是微软派来的卧底。他自编自导自演的新版“木马计”,将和他一起载入史册,成为商战经典。

而传奇总裁赵科林曾经一手缔造的诺基亚中国传奇,在他高升离开中国之后也开始步履艰难、每况愈下,他选择的接班人又是如何穿越这个忧患之秋的?且听下回分解。

中国掌门人

一株青苗长成一棵大树需时数十载,倒下却只需要几分钟。数十载建立的基业衰落起来,速度同样惊人。一个公司的成败,除了天时地利之外,更重要的是人和。那我们今天就来盘点下诺基亚中国的掌门人吧。

自从 1985 年诺基亚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手机业务虽然稳步发展但有点不温不火,在一二线城市面临着摩托罗拉和爱立信的狙击,在三四线城市又受到 TCL,波导,夏新等本土牌子的围攻。直到 2001 年赵科林来到北京执掌手机部的帅印。

zhang

前诺基亚中国总裁赵科林

赵科林生于澳洲,先后在澳洲、英国、台湾、新加坡、香港、中国内地、芬兰等地工作,是一个地道的国际人,在东西方文化之间游刃有余,在发达市场和发展中市场之间进退自如。

术业有专攻。善于帮公司花钱的人很少也能同时帮公司赚钱的。赵科林是例外。他曾经担任诺基亚移动电话亚太区的市场总监,绝对是个花钱的能手。在他的任上,诺基亚的品牌声誉节节上升,营销活动和广告制作可圈可点,斩获多项营销广告大奖。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