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是尊重生命:微博怎样成功阻止了一名抑郁症患者自杀?
截至本文发出,@indolentoma 仍在积极争取和 hx 见面、帮他联系相关救助,但未能从 hx 那里得到肯定答复。“我的心理医生说她接触过的中国留学生抑郁患者,都很胆小,怕被歧视,”他告诉我他自己也是抑郁患者: 那一晚我感觉,救 hx 就像救我自己。 也正因为此,他也希望我在本文里更多提及抑郁患者怎样寻求帮助,“(澳大利亚)有精神急诊机动队,如果不愿意去医院,也会有精神科医生上门开导你。如果你愿意去医院,就算是留学生保险,也不用花一分钱,会有不同的医生来帮助你,定制不同的治疗方案。” 但遗憾的是,和身处澳大利亚能够享受到上述这些的 hx 相比,还有更多抑郁症患者饱受着病魔的摧残。他们隐藏在每一个微博 ID 之下,平时用 233、hhh 之类的转发来掩盖着自己的痛苦。最近回归 PingWest品玩的我的一位同事,就公开了自己有抑郁症的情况。 在我的同事范俊杰撰写的那篇文章中,他提到自己“丝毫没有因为大家开始了解、讨论和感慨乔任梁抑郁自杀事件而获得任何欣慰”。他说: 一场悲剧被卷入了社交网络这一台机器,被搅碎、分类,然后被不同人群消化和传递,每一部分各司其职,每个人都参与其中,每个人也都有意无意地消费了它,但没人应该为消费这场悲剧负责。 他也很明确地阐述了自己为什么这样想: 作为一种高发的精神疾病,在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抑郁症已经被社会广泛了解,人们能够及时意识到自己的心理问题,也有很多心理诊所可供选择。在中国,抑郁症患者以惊人的速度增加,可为什么大众还要靠一次抑郁症患者(还是明星)的自杀才能集中地了解到相关知识、产生对抑郁症和抑郁症患者的关心? 也许我们应该为 hx 感到幸运。因为他不是一位喜欢曝光的人。 善待生命吧,无论自己的还是别人的。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