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全民化可能只是幻想,那么它的出路在哪?
虽然这一法规可以有效保护个人隐私不被泄露,但却严重打击了瑞典正在蓬勃发展的无人机市场。据统计,仅 2015 年瑞典就售出了 2 万多台无人机,其中有 1000 多台都用于商业目的。而在2014 年的时候他们还裁决摄像无人机合法可用。这恰恰说明对于无人机监管和控制让瑞典政府感到困难,所以才会摇摆不定,朝令夕改。 未来将诞生“无人机猎人”与黑市的“新生态”“私”乃万恶之源,也是人之劣性的根本。基于此,面对一个远离所有者、没有监控、可触及的无人机时,具有强烈破坏欲的人、甚至拥有浓厚好奇心的熊孩子、时刻觉得无人机威胁自身安全、侵犯自我隐私的人,可能都会选择将无人机击落,这样的事情恐怕不是依赖技术和监管就能简单制止的。尤其是借由无人机牟取利益的人,本着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心态,绝对会在这一有利可图的事情上使出浑身解数,机关算尽,而这类人也将会形成一个新的灰色职业:“无人机猎人”。 无人机猎人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种借助具体工具抓捕无人机,低级一点的,使用一张网就可以将送快递的无人机在靠近窗边时将其收入囊中,高级的可以操控更先进的无人机,操控其抓捕小型无人机,机货两得。这些捕获技术会由于利益的刺激成熟的更快,往往使用者还没想好打击措施,猎人们就已准备好工具“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另一种猎人则是类似黑客的高科技犯罪者,他们可以侵入无人机控制系统,仅仅通过改变定位就可以不劳而获,当无人机板的“熊猫烧香”事件重演之后,后果将会被电脑被黑客控制更加可怕。更严重的是,控制系统一旦为无人机猎人中的极端分子所掌握,无数架无人机都会成为杀人的利器。 目前受无人机适用范围和数量的限制,还不足以产生无人机猎人这一职业,但未来若是尝试普及无人机送快递,就不得不考虑这个问题,这一新职业的诞生,不仅会使物流面临成本加剧的困境,耽误运送速度、损坏电商信誉。更会对整个社会的安全和稳定都有着极大地冲击。 而一旦无人机猎人诞生,必然会产生一系列的黑色产业。为了谋取利益,捕获无人机后自然会想办法出售,无人机黑市便会应运而生。黑市可以将违法所得无人机进行系统格式化,以低价卖予消费者获取利润。甚至也会出现一种消费者,将锁定目标告知黑市,借猎人之手低价获取高档无人机。这三方可以形成一种新的交易圈,大大掠取无人机市场,届时造成损失的就不仅仅是电商和物流了,正规无人机市场的秩序将会严重混乱。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利己主义是绝大多数人行为和活动的出发点,仅仅有利可图一点就足以令人模糊利己和利他的界限,吸引众人前仆后继,无畏冒险。技术可以使产品性能渐趋完美,但是能挡住这些人的贪婪和欲望吗? 也许工业应用才是无人机未来的发展方向技术、安全、人性和监管是共同作用于无人机的重要压力,不管哪一方面脱节都可能致使无人机消费市场减小,阻挡无人机自由飞翔。反而一些地广人稀的特定地域或者重大危险的特定情形之中,无人机能够代替人类更高效率的完成重任,这些就是工业级无人机的应用。 工业级无人机指的是针对企业、政府公共服务用的无人机,根据行业需求功能各有不同。与消费级无人机相比,它有两方面绝对优势决定了其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反,我国在推进工业级无人机使用方面要积极得多。类似《国家电网公司输电线路直升机、无人机和人工协同巡检模式试点工作方案》的工作方案持续出台,对农林植保无人机的政策贴补也在落实,这都源于工业级无人机技术门槛高、技术导向性强、威胁性小等因素。 目前来看,无人机机体本身作为载体,无论与任何行业的结合都要依赖于自身的性能,而续航能力、控制系统、数据传送等各方面都存在技术硬伤,与其争论遥远的未来,还不如选择好方向,围绕此切实的提高机体性能,待到规模应用时,占据市场的制高点。 虽然工业级无人机价格过高一直都为人诟病,但是按照市场规律,随着未来市场规模扩大,技术不断改进,企业间相互竞争,价格必然会有所下降,工业级无人机的性能也会逐渐完善,所以性价比不会是未来工业级无人机发展的障碍。不久的将来,无人机技术力量必将倾向到工业级应用方面。 总之,鱼与熊掌不可兼得,无人机应用方面,消费级和工业级的选择在很长时间内,都会是创业者或者投资者的困惑,但任何一种新兴产品都很容易面临这种困境,而随着时代变革、意识转变又或者是新技术的产生,也许会催生无人机和某个领域的融合讫点,并由此开启新的篇章,让人大呼意想不到。而无人机当下所面临的各种问题,可能正是未来的变数和机遇。 歪道道:科技媒体人,互联网分析师。个人微信公众号:歪道道(neihangaoxiao)。禁止未保留作者相关信息的任何形式的转载。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