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附体后,中国农业会如何蜕变?
从早期的丁磊养猪,到中粮的全产业链布局,联想控股高调进军农业,以及从各地政府积极倡导和扶持农产品品牌建设,加速品牌农产品的迅猛发展,可以很明显地看出:农业品牌在开拓国内市场、拉动地方农业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 四、农业生产模式向智慧农业升级 智慧农业主导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显然这种生产模式对于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经营效率、转变农业生产者、消费者观念和组织体系结构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目前我国农业产值的比值为2.2∶1,发达国家一般为4∶1。在发展智慧农业方面,中国或可借鉴日本的经验。 日本的农业中97%的日本农户菜田面积在 3 亩以下,且农产品供应高度依赖进口。这和中国的小农经济结构非常的相似。根据日本发展智慧农业的特点,首先是政府要发展农场的信息化体系建设,建立了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系统,并且通过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发展实时监控和指导农业的发展;其次逐步完善农用物资及农产品销售的网上交易系统,让智能化生产推动农产品标准化建设;最后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农产品可视化品质溯源系统、智能化冷链以及电子商务平台等手段,实现物流环节的全程可控,精准了解供需信息,指导企业经营。 据中信证券估算,未来中国农业发展一旦能全面应用互联网,将极大地扩展农业市场,有望达到万亿级规模。目前中国 20.25 亿亩农村肥沃的土壤上,有很多“独角兽”正在孕育、成长、厚积薄发,相信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加上越来越多的人才、技术、资本及政策的投入,将诞生一个崭新的中国农业生态体系和行业规模巨头。 刘旷,以禅道参悟互联网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