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 会员中心 | 我要投稿 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http://www.0888zz.com/)- 科技、建站、数据工具、云上网络、机器学习!
当前位置: 首页 > 站长资讯 > 评论 > 正文

应对“极端天气”,具备“忧患意识”

发布时间:2021-05-16 11:36:45 所属栏目:评论 来源:互联网
导读:这次武汉蔡甸区、苏州吴江区盛泽镇遭龙卷风袭击,造成的财产损失,造成的人员伤亡,可以说是天灾,真的不能说是人祸。也就是说,这种极端天气确实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极端天气的不能避免,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不能幸免的惨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在接

这次武汉蔡甸区、苏州吴江区盛泽镇遭龙卷风袭击,造成的财产损失,造成的人员伤亡,可以说是“天灾”,真的不能说是“人祸”。也就是说,这种“极端天气”确实是不能避免的。但是,“极端天气”的“不能避免”,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不能幸免”的惨烈。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涛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今年4月中旬前强对流天气都较少较弱,到现在进入偏多、偏强阶段,这是异于往年的地方。

“异于往年”这是“异常现象”。可是,“异常现象”不能让我们在应对“极端天气”上总是“猝不及防”。不能总是“看老天爷的脸色”,不能总是希望“老天爷仁慈点”。公众的安全,不能靠“老天爷的垂爱”。应对“极端天气”需要我们始终有“忧患意识”。那就是要做好“时刻准备着”的提前预防。

今年5月8日至14日为防灾减灾宣传周,5月14日,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办公室、应急管理部、四川省人民政府联合举行“应急使命·2021”抗震救灾演习,这也是应急管理部成立3年来首次举行的大规模实兵检验性演习。突发7.5级地震,灾区房屋倒塌损毁严重,大量人员被压被困,当地电力、通信、道路、桥梁部分中断……,种种场景触目惊心,幸运的是这只是演习,这种“未雨绸缪”的演练,这种“危机永存”的意识,才是我们战胜自然灾害,降低自然灾害的致胜法宝。

应对“极端天气”需要科技力量继续提升。当前,强对流天气预报可以提前数小时到数天,主要是可能性预报。虽然只是可能性预报,但是意义也是非凡的,最起码可以告诉公众“危险可能发生”。目前,相对精准的预报提前量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那么如何把这几分钟,几十分钟的时间利用好,打好提前量,也是需要思考的。

当然,对于公众而言,则需要永远保持“危机意识”,多学习紧急避险和自我救助知识。要在可能发生极端天气的时候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在野外。以往出现的“追着去看台风”“暴雨爬山看景”的把生命当儿戏的心态要不得。还需要有关场所严格落实“极端天气闭门谢客”措施。比如,北京等地就推出了暴雨时期“景点管理制度”,什么景点需要关门,什么景点需要限流都有标准。这是有益的尝试。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推荐文章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