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te7炸机原因终公布,三星风雨飘摇中能否挽回消费者信任?
解决信任危机是大难题推卸责任只会带来品牌上的更大损失,这在会前已经达到了共识。 一位三星电子内部人士告诉腾讯科技,在此次发布会前,三星电子内部讨论最多的除了研究炸机原因,就是如何向市场致歉;包括如何正面回应中国消费者,也都在既定事项之中。 事实上,作为note7炸机的重灾区,中国市场的反应尤为激烈。这主要由于2016年9月2日三星首次宣布召回note7时,三星将中国市场排除在外,并坚称中国市场的note7没有问题。但损毁案在此后依旧接踵而来,最终,三星在10月11日的第二阶段召回中,不得不将国行note7纳入召回范围。 对此,DJ Koh解释称,note7电池制造商包括A公司(三星SDI)与B公司(中国制造商ATL)两家。第一次召回中,三星只发现了SDI的问题,由于其他国家使用的是SDI电池,中国方面使用的是ATL电池,因此并没有召回中国市场的产品。这绝非是消费者质疑的“双重标准”。 但如果说上述“双重标准”的“误会”还能明晰的解释出来,技术盲区上的偶然性,解释起来就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 业内人士分析,对普通消费者而言,如何在后续产品中杜绝显得至关重要;而三星在技术上的“偶然性”,有可能加剧外界对三星技术的不信任,影响消费者购买下一代产品的决策。 为此,三星在此次发布会上发布了针对电池制定了“8重电池安全检查措施”,即包含安全检查、电池外观检查、X光检查、电芯拆解检查、TVOC检查、ΔOCV 测定、充放电检查以及用户使用场景下的安全性检查等八项。除此之外,三星还专门组建了一个顾问团队,专注于手机设备等12个核心组件的开发工作。 这似乎是此次发布会三星发布的最具操作性的事项。在一些行业人士看来,这一系列举措对于整个手机行业并非是坏事,尤其在锂电池安全上,有助于帮助全行业建立一套更为严苛的行业规范。 事实上,无论是SDI还是ATL,都是业内居于一线的厂商,尤其是ATL在产能上已经位居全球第一,“现在的问题在于,很多厂商发现,即便是一流厂商,问题依旧不会幸免,新的解决方案呼之欲出”。 藉于此,业内对NOTE7事件并非是一味苛责。 但另一个难以纾解的难题是,这些行业层面的考虑,几乎不可能出现在消费者思考的范围内。根据腾讯科技此前的报道,在一些民意调查中,消费者对三星手机品牌的倾向已明显下降。 一位三星手机用户在发布会后向腾讯科技表示,在他看来,三星全程将责任推予电池制造商;此外,三星认为3500mah的大电池与炸机事件没有关联也让其难以接受。 而这也恰恰是三星的挑战——-看不懂研究报告、不懂业内情况的消费者真的会被发布会改变心意吗? 如何破局?难题并非无解。重担落到了尚未出世的Galaxy S8身上。 具体发布日期尚无定论,不过根据此前的爆料,三星可能在今年MWC上提前推出S8,或者推迟另行举办发布会。 这已是三星马不停蹄的成果。有分析称,由于note7的失败,三星在旗舰机的迭代上已经出现了断层;note7留出的订单缺口,流向了华为、苹果等厂商,三星不得不加紧步伐,迎头赶上。 然而,这在缺乏消费者信任的现在并不容易:事实上,哪怕S8成功面世,但只要出现一个小问题,在这个颇为特殊的时期,也很有可能被有意无意放大。 倘若因为炸机事故惧怕创新,完全选择保守路径,S8同样难以俘获消费者。 无疑,三星需要在安全与创新之间寻求一个新的平衡点。 知情人士表示,不同于note7上的激进创新,S8在创新节奏上确实有可能有所放缓。根据供应链曝出的消息,S8将会在屏占比、双摄像头上有所改进,然而这些改进多少已经可以从现有设备中找到影子;如果趋于同质化,S8突围的可能性也不大。 如何把握这个度,对三星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挑战之外,拥有全产业链的三星依旧有着其特有的优势。 不同于其他整机厂商,三星在面板、芯片等核心部件上均具备明显优势;在此次危机期间,这些业务的健康发展已经在财务方面为三星的业绩完成了一项防守。事实上,虽然移动业务利润下滑了96%,但业务多元的三星电子在总利润上下滑只有30%。 除此之外,自有面板业务、芯片业务以及成熟的供应链,都有可能在S8上显现威力。诸如小米MIX上出现的良品率问题,就有可能会在S8上出现转机;倘若这一猜测坐实,便很有可能意味着三星将引领一阵全面屏风潮,三星在品牌形象上也会大大加分。 然而,至少在目前,这些美好的预期能否如约兑现,依旧不可预期。短期内,note7带来的负面影响仍将持续,如何用一个更大的利好冲淡其影响,将会是接下来三星电子高层难以规避的功课。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