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你自己,从知道每天走了多少步、盯着电脑多久开始:Gyroscope
如果你在使用诸如 Apple Watch 等可检测心率的可穿戴设备,你的心率同样能同步到 Gyroscope 中,简单的颜色区分以及曲线绘制,就让你了解到自己一个时间段内的心率变化情况。 在 Foursquare 和 Moves 中的数据也通过清晰的分类和列表排布现实在应用里,我不需要打开前两者去浏览长长的时间线来回顾,Gyroscope 都为我安排好了。 在 Swarm 和 Moves 中,浏览长长的时间线并不方便 最近的版本中,Gyroscope 加入了「Overview」功能,它是一个你一天数据的简单概览图,没有具体的位置标注、应用访问情况,但让你能快速了解自己一天的整体状况。 可以说,Gyroscope 在数据展示方面不仅照顾到了美观性,更兼顾了实用性,它的数据比其它应用更简单、直观、全面。 3. Gyroscope Multiplayer:是社交,也是监督机制Gyroscope 内也有社交,通过添加好友,你可以在好友的个人页面看到他们的具体数据和数据排名。 Gyroscope 社交机制的特色主要在于「群组」功能。我们可以创建健身、跑步、效率等六类群组。群组没有主动聊天功能,群内全是自动分享的特定类别的个人数据。比如在「效率」群组内,成员各自分享今天的在线时长,在「跑步」群内则是分享今天跑步距离和路线图。每个人只能对他人的数据用 emoji 来点赞或表态。 可以看出,开发商希望以这种机制尽可能降低参与成本,同时强调好友之间的互相监督。但实际使用下来,由于群组内缺乏基本的互动,虽然每天都会自动刷很多条数据,但好友之间没有真正的交流,这个功能存在感相当低。 有些人一定要拖到最后一分钟,另一些则总是要准备好提前量,对时间进行「留白」。如果你是前者,也就是俗称「拖延症」的人的话,就更需要量化自己的时间。 通过量化自我,我们获取到的不止是一个个冷冰冰的数字,通过这些数字,我们能够更全面地了解现在的自己。没有这些数字,可能你自己很难直观感知到自己一天平均会花 10 个小时在社交网络上、两个月锻炼一次、一周只在家和公司两点来回...... 与其每天在微信朋友圈里与你的好友比较着不那么真实的数据,不如让这些数据真正为自己所用,更合理地安排我们的生活。 Gyroscope 应用本身免费,但免费帐号只能同步近两周的 HealthKit 数据,并在关联第三方服务上有些限制。如果想要获得完整功能特性,则需要以每月 7 美元价格订阅成为 Pro 用户。 你可以在 App Store下载 Gyroscope,或访问官网了解详情。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