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设计让用户成瘾的体验
记住这个数字,想要产品存活,你的活跃用户比率必须高于它。如果不足5%的用户认为你的产品有用,你就有麻烦了。如果你已经有了这5%,就可以着手寻找习惯路径了,即,大多数忠实用户共有的一系列类似的行为。 并不是每个用户都会用相同的方式与产品互动的。每个人都有独特的数据“指纹”,它能展现用户的使用模式,反过来讲,也能帮助你发现习惯路径。 我们说回Twitter,从这个社交App发现,一旦新用户关注了足够多的其他用户,有更多用户使用产品的几率便会提升。 以下是如何判定,在习惯路径中,哪些步骤对培养深度用户至关重要:
步骤3:修正 现在,我们已经有了假设,是时候回到现实了。我们必须思考学习,并引导新用户使用我们设定的习惯路径。 (图片来源: Twitter) 例如,Twitter为了强化习惯路径,在新手引导流程中建议新用户可以关注的人。一旦确定某个路径能促进用户路转粉,你也会想做类似的事情。 小结 习惯测试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适用于每个新版本发布。持续对比新用户和深度用户的操作行为,可以指导产品应该如何演变和进一步培养习惯。 产品如果不能建立足够的用户习惯,则会失败;而如果一个习惯都没有养成,那么它将在飞速变化的潮流中被用户遗忘到脑后。 备注: 注1:行为工程学(Behavioral Engineering):指在一个系统中,发现产品界面和用户操作相关的问题,在衡量用户操作的优势与限制后,生成推荐的设计实践。 注2:最小化可行性产品(MVP, Minimal Viable Product)的理念——即通过一个最小化、却可以满足核心需求的产品来测试市场的反应。MVP背后的核心原则就是减少时间成本。 注3:同期群分析(Cohort analysis),统计学的一种,它是指对拥有相同特征的人群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行为进行分析的方法。 原文作者:Nir Eyal 原文地址:http://studio.uxpin.com/blog/hook-users-habit-forming-ux-design/ 译文仅作学习用途,如有其它用途请联系原作者。译文转载请注明:本文来自MUX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