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产品烂得像坨翔,一个运营该怎么办?
逻辑上讲,运营天天跟用户打交道,是会比产品离用户更近的。所以,如果你真的从用户层面感受到了问题,你需要有能力回归到具体真实的用户使用场景中去向大家说明这个需求和功能可能是有问题的,或者是用数据来向同事和老板证明它到底有多烂,而不要仅仅是嘴上抱怨打嘴炮。 如果想要让你的价值感和存在感更强,最好你还能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并通过一些验证和数据去证明它是可行的。比如说,我觉得三节课的用户可能不喜欢A类型的课,而更喜欢B类型的课,最简单而言,我是不是可以先放一个课程众筹页面出来,对B类课程真正感兴趣的用户,先交3块3预定一下? 产品烂其实一点也不可怕,真正可怕的是:产品很烂,但提不出解决方案,或者压根不想去解决和优化,这样的产品,可能就真的留不住用户了。 所以,如果上面的123你都真的做足了,但你们公司的产品或老板还是完全无动于衷无视用户的感受或压根不想去做出来对用户负责的产品的话,你就可以考虑换个地方了。 最后,我还想说,其实在互联网公司内部,因为产品和运营分别在不同的环节服务着用户,为用户创造着价值,所以会经常给对方挖坑,比如产品上了个功能让运营被用户骂得要死,或者是运营面向用户承诺了个什么鬼东西结果产品根本做不出来等情况,其实也是很正常不过的。 逻辑上,产品和运营能勾肩搭背手把手腿把腿以一对好基友的心态互相填坑、共同对用户负责,才是王道。 我建议,无论产品还是运营,都要有这么几个认知吧——
其实在圈里混久了,你会发现,好团队和烂团队的核心区别,就在于好团队大家互相填坑,而烂团队则是大家互坑。 好了,到此为止,我连载的第一部分【认知运营】就全部完成了,如果关于运营的认知部分,你还有别的问题未能得到解答,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我会在后续补上。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