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新闻中心主编分享:没钱没资源,怎样从0到1打造出创业公司的品牌?
大家知道创业公司在垂直领域的竞争非常激烈,每一个创业公司,都有很多的直接竞争,这时候一定要抢前三坐席,这个很重要。这个三就是概述,有的行业可能就只有你一个人。大家抢座位的过程中一定要巧妙地抢座位,刚才不是讲过你已经积累一些资源了,那么在媒体写稿子的过程中会举例的,一二三家公司,我们其实可以想办法进入到一二三的文字描述里,在一些活动啊,论坛啊,沙龙啊要尽量作为行业代表出现,去为行业发出声音,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小公司格局里面。代表行业去说一些东西,让大家一提到行业就说,我知道这家公司。 大家还要尽量将公司名称和行业名称关联,比如说打车租车,滴滴,打车租车,Uber;互联网金融,陆金所,互联网金融,积木盒子;大家尽量在强调公司和细分行业的时候,尽量建立起这样一种关联。因为创业公司大家都在快速进行抢占式的传播阶段,我们把关键词的任务一定要抢下来,跟这个行业的关键词一定要经常出现在一起。 很多媒体朋友在搜索资料的时候,我们就有机会进入到他们的视野,成为采访重点。当我们代表行业发出声音的话,我们也有机会进入媒体行业朋友的视野,他们很想听一听这个行业的人对这个行业是怎么看的。所以当发出这个声音的时候,也是很好的代表这个行业的机会。对于一些排名不是很确定已经进入前几名的公司来说,你可以让自己经常跟第一第二名呆在一起,这个方法听上去挺好笑,但是是有奇效的。老和第一第二名呆在一起,你显然是第三名了嘛!如果你是第四第五名的公司,你去抢了第三名,就已经成功了! 想当年,大家经常在品牌提到的案例就是蒙牛。当牛根生离开伊利的时候,伊利已经是全国当之无愧的第一品牌了,我记得有这样的说法,当时蒙牛租下了从呼和浩特到机场的广告牌,那个年代广告牌是很重要的宣传渠道,据说打了一个 “蒙牛,内蒙古第二大乳业品牌”,当时有很多很多的第二大,大家知道第一就是伊利嘛!很快知名度飙升,因为第一已经有了,第二没有人抢,那我就当第二好了。虽然这个方法没有什么理论性,但是这个方法是好用。 刚才说到了整个的过程,刚才快速过了一下这个过程,从开始定位,到聚集资源,到后面讲故事,放烟花,谱曲子,抢座位,在这个过程里面细节就不赘诉了,希望大家整体有感觉了,就知道怎么做了。 如何找到一个对的人? 比如现在招了一个人,我应该让他从哪里开始一步一步做起,创建搭建算是完成,一直做到抢位置阶段,在这过程中,我们需要依赖一个对的人,甚至一群对的人来干活。那么怎么去找这样一个人? 我们现在来看一个雷达图,是我结合日常做品牌公关的人的能力,我提炼出的这个行业主要依赖的人的五个方面,我来分别阐述一下。 第一个是专业知识,理论和能力,就是这个人他对这个行业专业的,理论的是不是了解很多; 第二个是案例经验和教训,就是他有没有做过很多案例,这方面的经验甚至教训; 第三个就是人脉资源和包装,即使这个人在这个行业里有多少的人脉,他有多少资源,会不会包装一些事情,故事和产品。 第四个,他有没有全局观,流程搭建能力怎么样?就是我在做整个市场公关的过程中,他自己能往前看几步,往后看几步? 第五点是这个人的创新性和方法论,必须拎出来说的是,大家现在做的都是互联网方面的创业,对创新性的要求非常非常高,传播的创新性也是非常非常重要的一点。 我见过很多做传统传播的一些朋友,他们真的很难提出一些有特点的想法来。我试着去感受一下,发现在他们在固定的思维习惯形成之后,他们真的很难提出一些新的打法,所以这个很重要。 假设每一点的满分是 5 分,蓝色的线是我们设置的及格线,就是三分,达到三分的时候我们是可以默认他在这一项是及格的。红色是针对这个人的绘制的能力模型,这个人其他几项都及格了,人跟人的性格不一样,有的人偏向这个有的人偏向那个,不可能像蓝色一样那么均衡。 很有可能有个人的理论和专业很好,四分或者五分,这个人我们可以理解成专家或者理论人才。如果其他几项差不多,但是案例和经验丰富,可以理解为经验型人才;如果人脉和包装能力特别强,就是社会型人才;如果各项差不多,但是全局观流程搭建,就是领导型选手;如果创新性,方法论特别旺,这个人就是点子王,创新型人才。 这个模型第一个对照下现有团队的能力,比如创始人可以借此衡量自己的能力和欠缺,要招聘的人一定记住了,是来补充我们的不足的。但是我发现有很多团队喜欢招聘跟自己一样的人,那么您自己在这方面已经很厉害了,再找一个更厉害,但是不行的方面还是不行啊!所以要找互补的。 比如这个团队是经验型团队,那么就要招聘 90 后,鬼点子多,创新性,方法论没有受污染的,特别新鲜的血液。如果团队案例经验和流程搭建比较扎实,而人脉资源奇缺,那么引进的人一定是人脉和资源上有大量积累的人,这样这个人一来,马上就能补足我们欠缺的人脉资源;大家一对照就看出来这个红色的人他的专业知识很强,但是需要有案例和经验的人来搭档,他也有领导力,理论知识也很丰富,但是人脉和案例经验不足,一定需要一个做过很多年的人来帮她。 今天分享的重点就是做对事,找对人,这两个方法都是简单粗暴的,因为创业公司大家没有时间去听太多的理论和逻辑,这个没有用,一定是要讲究效果的。我们刚才提到的这 6 个步骤,以及找对人的模型,就是给各位创业者的心理的谱。具体的还是要找对的人一起做,听的过程中未必能帮到很多实际的,但是可以帮大家梳理一个思路和方法。 搭建品牌,一定有 0 成本的办法 1、不要急躁,切忌错误的炒作 搭建的过程中,还有要分享的是,不要急躁,创始人总希望 “一夜成名天下知”,甚至会去做一些炒作,或者让大家一提到你就会有一些负面的影响,这是万万不行的,因为不管怎样,饭也要一口口地吃,品牌搭建也是一样。靠着不择手段的方式取到的浮名不会持续太久,会掉粉的。所以大家一定要记住扎扎实实去打造自己的品牌名声,比如放烟花,跟空城计一样,让大家一下子感觉到怎么最近听到这么多这个公司的声音,其实只是我们所有的钱短时间花在这一个星期里,做出了很大的动静。 2、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没产出 第二个词是品牌搭建的过程中,我刚才也提到了这句话,就是 “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没产出”。既然决定做市场推广,就不要说 “我们花点钱试试”,如果你有试试的拿捏不准的想法的时候,那就一分钱都不要花。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