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大咖告诉你看不见价值但有收益的那些小事儿
天气通的背景图片都很美,而且可以根据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展现附近的标志性建筑。比如,我就经常能刷到望京SOHO。 背景图片肯定不会自己爬到app上,完全是运营措施的产出。天气通是通过外部合作引入资源和用户作品招募,才达成这个结果。具体措施是与第三方图库谈合作,以及发起摄影大赛并从中挑选作品。 试想没有这样优质的背景图,用户打开这个app之后,体验会差了很多;但是运营搞到了背景图,对产品的收益也没办法量化,很尴尬。 ⑦700bike 这是一个骑行类的app,背景图也是由运营负责的,包括图片的选取和文案。也会根据情况,上线节日或活动相关的背景图。 这个案例与天气通的类似,就不展开了。 3.头像 ⑧在行 想知道页面上的头像或照片有多重要吗,可以看看下面这两个案例。在行是走专业人士的路线,在互联网端,专业印象更多依赖直观感受。比如,给力的文字描述,或者专业范儿的照片。 从上图可看出,照片都是有固定的规范的,比如正面和半身近照等。为了做到这样的规范,在行请了专门的摄影师,逐一给行家免费拍照。只有参加拍照的行家,才能上推荐位。 ⑨百度知道 再看下百度知道的效果,同样是打专业牌,只因为头像就让效果大打折扣。虽然在行和知道的专业人群和层次不同,但这不是问题。重点是百度知道想达到专业的效果,但最终没达到预期。 按说我不应该黑老东家的,但鉴于最近黑百度的人很多,也不多我一个吧。 案例二:内容带动交易 如果只是卖货,那拼的是商品和价格,这个领域的竞争太惨烈,大多数商家都没有核心竞争力,比如海淘。 如果用内容带动交易,可以先通过内容赋予商品更多的意义,比如传达情怀或讲感人的故事,给用户更多消费的理由,不只是比价。 执行这个策略,需要分别有人负责内容和交易。交易方向的收益就很清晰了,交易额或利润是多少,但内容运营的同学就很难衡量收益了。如果页面UV高,那很可能是因为商品价格便宜,有吸引力,和内容可能没关系,甚至用户或许都没看内容。如果页面UV低,那或许是因为商品不给力,但没准会被领导认为是内容做的不够出彩。 简单的说,卖的好不好,和内容有多少关系?无法衡量。下面两个案例都存在这个问题。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