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借一个“神转折”,这款产品做出了“中文世界里最大的一次UGC”活动
简:这点可能需要解释下,这次的活动没有预热一说,从活动开始的第一天到最后一天,都很热烈。说实话,这与我们最初的构想不符合。我们有意识到为期两周的时间,对征文可能过长,所以已经准备好“活动第四天开始投稿量衰减”以及“活动到第九天的时候投稿量衰减”这两个状态。但是都没有发生,我去拉出投稿量的数据,就很清楚地知道,大家的热情一直在。里面的关键原因,可能有好几个,但也只是个人猜测: 二等奖开奖的设定:每天开,越晚投稿,名额越少。 奖项的设置:一等奖10000元+手机,共三位;二等奖是1000元+手机,20位。简书里,这样大的奖项,以前没见过。以前都是送笔记本(简书)或者别的商品(from赞助商)。大家对第一次总是会更有期待的。 简书的社区互动性很好:简书用户是有交流习惯的,不管是通过文章下的留言,或者是简信来往。在这个社区,写稿写文字表达自己的意见,一直都被大家鼓励。 这点是我觉得笔戈团队做得很好的地方,他家的编辑会在看完稿子之后,给作者留一小段言,表示:你写的稿子,我看到了。这点比我做得好,我只喜欢给我偏爱的稿子留言,只讲好听的,一些写的不太好的稿子,我就不去留言了。想来有点惭愧,但也真是没那么多时间。 老黄:你自己感觉,除了活动规则的设计和建立外,这个活动成功的关键是什么? 简:现在回头去看,其实大框架上没有做什么太多的事情,但是细节上却有很多。如: 活动文案怎么写,能表达出“虽然我是广告主,但我的目的其实是想请大家玩一场”这样的概念。虽然只是文案,但是广告主对待平台用户的态度,会决定正常活动的走向。我们很高兴魅族是一个“希望和用户一起玩得开心”的广告主。 文章案例给得准。给大家的两篇范例文章都是魅族之前作的广告,大家看了之后,会比较有概念 ——大概魅族想要的是什么。这就比单纯的征文要好。最好的商业联想力,其实都是把自己框在更多细节里去寻找突破的,而不是满世界去找idea。 反应速度快。活动进程大的问题没有,小细节每天都有。两边的团队反应速度都很迅猛,我一开始也担心简书的运营团队能否跟上,毕竟以前没有按照商业化活动的速度去“打仗”,比较习惯按照自己的速度来。但现在的结果表明,简书运营团队的执行力是强的。虽然也很想夸笔戈团队的各位,但他们都是广告战里身经百战的,哈哈,我们学到很多是真的。 老黄:整个活动中,有没有比较大的坑?比如审稿很崩溃,或评奖缺乏标准,怎么评都会引来非议或用户不满之类的? 简:审稿很崩溃,这个有,但不是大坑。因为越是很多稿件,越代表活动的成功。整整14天,都是痛并快乐着。值得简书总结的是,下次再做这样的活动,一定会加大人手进行审稿,这样可以缓解大家等待的焦急心态 ——毕竟,这个和二等奖每天开出都很有关联。 也的确有人在询问更详细的评价标准。你会发现,活动引来了一些批评者,一些热心投稿,投了七八篇的作者,因爱生恨。还有些因为口味差异的批评者,这个在任何一个成功活动中可能会很常见,需要单独分出一些精力去应对。 但总体上编辑组对公平性是高度重视的。这是双方都重视的一场活动。用价值观的反向推导,就是“操作不公平这件事情,对我们做好活动没有任何的帮助。”没有帮助的事情,我们不会去做。 编辑组无法保证获奖作品是最佳作品,但“程序公平”是可以做到的。我们确保我们的获奖作品都是经过公平程序产生,水平不错的作品。所以,谁能获得一等奖,编辑组真的不在乎,大家选就好。目前来看,这方面还没有特别大的坑。 老黄:就这次活动,还有没有什么想要分享的? 简:个人的活动总结: 1. 发掘新平台、前瞻性、小平台的大价值。以写作类UGC来说,简书超过了目前的大平台。 2. 内容时代,好的营销不是单向的宣传,而是提供用户消费的内容。内容消费是关键词,正是这一点,很多平台愿意帮推。 最后,借由对这个活动的复盘和分析,再一次把那句我很喜欢的话分享给你——运营,就是通过很多看似琐碎无趣的事情,来赋予了一个产品闪耀的光芒。 三节课是首家互联网产品主题学习社区,免费提供最系统的产品 + 运营课程学习,定期出品有深度的产品观察 + 评论。如需转载,请联系三节课,并注明出处。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