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营人的五重境界,你到哪一重了?
此阶段的境界李少加之所以用“舌战群儒”这个词,正是因为这个阶段的运营人有特别多的内外部沟通、协调、推进工作:对上级,沟通目标,“争夺”运营资源;对下级,要将分拆的运营任务落实下去,并推动任务的达成。 通常来说,你可能会开始带领小团队,负责一个较大的运营领域。 典型如,负责公司的新媒体运营。上层的运营Leader(总监、COO、甚至老板)会给你一个具体的运营目标。 例如,品牌月曝光百万、粉丝月新增两万(视具体行业而定),预算多少等。至于具体在哪些渠道曝光,哪些渠道吸粉,做活动,需要申请的协作资源等等,由你来判断,选择,计划及推动实施。 又或者,负责公司产品的用户拉新、促活、留存等。基于你自身对潜在用户的认知,带领团队不断在用户密度高的地方投放吸引他们的内容、广告、活动等,进行用户拉新。持续跟进后台数据,对用户进行分级管理,一方面保证用户活跃率,降低留存率,另一方面还需要持续跟进用户的反馈为产品提供持续的优化需求,为后续产品的迭代提供数据支撑。 这个阶段的运营人,应刻意调整自己的工作状态,由被动工作向主动工作转变。 笔者认为,处于境界三的运营人应该可以培养自己的三大意识: 一、运营策略的迭代意识,唯快不破 你会开始强烈意识到运营的“动态”属性,意识到没有一成不变的好渠道、好运营策略,只有最适合用户的运营策略才是最好的策略。面对一个目标,你会制定多种运营策略,并根据优先级不断快速测试寻找最好的运营策略。 二、运营组合拳的意识 你会意识到孤立的运营策略可能是光有空洞的数据,没有最终的成效,是不专业而又眼光短浅的表现。 例如,为了追求“阅读数”不断的“择其热门而推之”,最终失去了内容定位,导致粉丝数、活跃度均持续下降。又例如,只注重拉新,对拉新后的新用户该如何恰当引导也没有相应的规划,或者没有协调相应部门进行“承接”,最终导致有数据没结果。
三、团队协作意识 这个境界的运营人得开始有强烈的团队意识,你应该随时考虑团队效率最优化,而不是个人效率最优化。 例如,为节省时间,草率的交待任务,结果自己的时间省下来了,但团队其他人员的运营任务执行不到位,推翻重来,反而更误事。 这个阶段的工作成果通常以“月”为单位进行总结、调整。 随着你对数据目标与公司最终结果的关联关系的认识,对运营资源优化配置的重要度的意识,对跨部门协作、沟通的“情商”的提升,那么,你即准备迈入运营的第四重境界了。 境界四:运筹帷幄,运筹阶段(主动式工作) 运营级别:总监级 核心要务:对运营资源的取舍、调配,对大目标的理解及推动 境界四运营人的工作,可能是从“讨价还价”开始的。 跟谁讨价还价? 当然是COO(或老板)咯。为什么而讨价?曰:指标。 在这个阶段,对外,你必须对自己从事领域的宏观行业情况,竞品情况,用户情况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对内,你必须对自己公司产品的地位,能调动的资源,团队的战斗力也有充分的把握。 正所谓,“知己知彼”方能相对准确的给出一个有挑战性的运营目标。 为什么运营目标如此重要? 有过运营高级管理经验的朋友应该感触会比较深:运营目标对运营团队而言,恰似行茫茫大海中为航船指引方向的指南针。如果没有一个科学合理的运营目标,运营团队将失去方向不知所措。 目标定的过高,就完全失去了目标的意义,让团队完全失去动力,因为完全没希望达成;定的太低,过于容易达成,也不利于团队的奋进。 这个阶段的运营人,监管着整条产品线的所有用户目标,当你与Boss商讨好具体的运营目标后,由你来分配运营团队资源该分别在哪几个大的运营区域发力,如何组合发力,用户心智变动及切换流程该如何通过团队内部的搭配“无缝衔接”,体系化的运营管理机制如何建设,如何优化,都由你来思考了。 在这个阶段,你心中关注的数据将是“量级”而非患得患失一城一池,你心中关注的应当是运营资源的投入产出比,工作重心应当是持续督导各个运营经理对运营目标的贯彻程度,各运营模块协作、跨部门协作的“柔润”程度,为他们提供专业化的运营支持、资源争取、调配等。 如果哪个运营模块的数据出现瓶颈了,你将要协助相应的负责人将“打破”瓶颈。 更甚者,若发现用户数据持续出现问题的根源是出在产品身上时,还需要能据理力争,推进产品的大改进。 这个阶段你的工作成果是以季度或半年为周期进行总结。 在这个阶段的运营人已经要有“身负产品线荣辱”的使命感了:一旦产品没做好,用户数据没起来,最差情况,整条产品线都会被砍掉。反之,一旦产品数据做起来了,产品火了,最大的功劳也是你。 正所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 据笔者观察,目前互联网业界能在境界四中达到优秀的运营人才已属罕见。没错,有着“运营总监”头衔的人确实不少,但大都对互联网商业形态的认识还停留在传统企业组织的形态中,思维也跟不上来,这也是为何互联网创业十有九死的缘故。 传统企业管理者脑海中大都有“上位管人”的官僚观点,以为从此就“高高在上指使下属”工作就OK了。 可是在互联网商业形态,在这种“生死毫厘间”的残酷竞争下,一旦你失去持续快速学习、快速成长的能力,那么在产品倒下前,可能你就先行卷铺盖走人了。 当然,笔者认为这是社会的进步,任何有能力有才干的人,都能够在互联网商业下崭露头角,获得与你的努力,与你的能力匹配的报酬。 境界五:入主西川,引领阶段 运营级别:COO、VP、合伙人、创业老板or Whatever 核心要务:对行业及互联网本身的理解、对运营的彻悟、对商业盈利的领悟 看过金庸武侠小说的朋友们想必对小说中多次提到的剑仙——独孤求败有及其深刻的印象。相传他的剑术修为已经达到“心中有剑,万物皆剑”的地步。 按照笔者的定义,能达到这个境界的运营人,他的能力基本上可以不受企业、行业的限制了。他想去创业做老板、还是在企业留任做个VP、COO,只是视自己的爱好来决定。 如果说一个天赋异禀的人从境界一走到境界四最快需要5年,那么从境界四到境界五,笔者认为可能需要至少10年。 达到境界五的人,本身应该在运营界内卓有名气,拥有自己的强大影响力了。此时赚钱已经不是他的核心目标,“赢得生前身后名”可能才是他的最终动力。 他深谙用户的深层心理需求,对互联网的发展趋势有独到把握,能够基于企业自身资源的判断,深入的识别哪些商业模式基于互联网形态能做成,哪些不能做成。 一人同时监管着数条产品线的运营成果。此外还应当练就了一身“像弹簧般能够自由拉伸的运营方法论”,身负提升业界运营整体水平的使命。 本文介绍了李少加眼中的运营五境界,希望能为正在运营道路上努力的诸位朋友们描绘出一幅运营蓝图。 当然,无论你现在所处运营的哪个境界,希望你都能始终保持着一颗“运营人的荣辱感、使命感”,努力做好一名运营人。 而这份荣辱感,这份努力,终有一天会给到你丰厚的人生回报。 作者:李少加(贤者有三责:为他人时间负责、为他人心智负责、为他人情趣负责) 个人微信公众号:少加点班 知乎:李少加 本文系作者授权鸟哥笔记发布,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信息。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