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关注分答能火多久,不如来聊聊其对知识经济的启示
除了K12和大学等系统教育之外,终身知识获取,将越来越多地通过碎片化的方式进行。过去,人们要报MBA,要报在职硕士班去系统学习知识,现在,人们通过网易公开课、YY教育等平台,或者加入类似于马云的湖畔大学,进行短时间学习。 过去,人们要买许多书来啃,现在看书的人越来越多,人们通过看一个公开课视频,看一篇微信文章,看一个分答答案,去学习。就算看一个视频,看一篇文章可能都是在不同时间、不同设备、不同场合分多次完成的。总之,人们的知识获取方式越来越多碎片化,知识型应用必须在产品设计上满足这样的碎片化消费特征,比如更全面的多设备适配、知识消费进度同步、内容离线自动下载等功能。 5、知识生产门槛还有大幅降低的空间。 过去,知识生产门槛很高,有知识的人,往往需要写本书,当老师,才能将知识传授出去。“三人行必有我师”,但这种知识传播路径很短。互联网时代,百科、知乎、文库等平台让知识生产效率高多了。不过,人们生产知识依然还有门槛,需要去降低。 如何鼓励人们持续生产优质知识?这有不小的发挥空间,除了钱之外还有没有别的答案?肯定有,付费一定不是最优解; 如何提供更好的知识生产工具?可汗学院在课程生产上采取了大量的新技术,分答采取语音尝试降低回答难度,未来肯定还会有直播等工具; 如何将碎片的知识更好地组织?知识散落在许多地方,一个系统的知识可能会分布在不同答案,不同文章之中,如何更好地组织进而便于消费?知乎日报、知乎出书,就是这样的尝试。 分答能火多久?这是一个没有有效答案的问题,只有时间才能回答。但是,分答现象表明,知识经济正在崛起。知识型应用如何抓住这波新的浪潮?分答倒是给出了许多启示,这才是最值得关注的。 【作者介绍:罗超,微博@互联网阿超,微信luochaotmt】 (编辑:应用网_丽江站长网) 【声明】本站内容均来自网络,其相关言论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若无意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与联系站长删除相关内容! |